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不要以现在的认知指责过去的自己,永远不要站在现在的立场去
金会芝
不要以现在的认知指责过去的自己,永远不要站在现在的立场去批评过去的自己,很多人成长之后,会对过去的自己充满羞耻,会觉得我过去怎么那么蠢?我当时做的选择太错误了,导致现在过不好等等,这样一来,你的成长对于自己的过去,反而构成了一种鄙视,这也导致了一种撕裂的发生,尽管你成长了,但你没有享受到成长的喜悦,反而成长构成了一种负担,构成了你内在一种更深的矛盾,我们得明白你现在的高度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接纳过去的自己,而不是为了批评一切
3温暖
2回答
嘤嘤嘤
温暖了
#
个人成长
评论
嘤嘤嘤
1年前
我达到的这个高度让我多了更多的负担,可是已经很苦了,为什么要惩罚自己,而不是奖励、肯定自己呢!
嘤嘤嘤
1年前
是的,我一直在成长,没有过多的喜悦,反倒是自责、自省,无法面对过去的自己的行为,偶尔还会陷进去后悔的情绪。可是我一直在不断成长,我应该高兴的
相关回答
王曼
想要杀死一个人,不必用刀子,只需日日挑他的错处,人,永远是需要认同感的。 ——苏岑
曲雪生
当您每天忙忙碌碌而身心俱疲之时,可否想过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当您被职场中勾心斗角和蝇营狗苟所牵缠之时,可曾也发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叹?当您奋勇冲锋却无后援之时,可曾想过自己就是一个“孤勇者”?当您面对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却无能为力,可曾痛心疾首和扼腕叹息呢?我要说的是,“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保持自己的初心,改变不了职场生态,咱们就改变自己,打起精神来,提升自我觉察、完善自我认知、完成自我蜕变。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加油,孤勇者!
顾丰玲
一位母亲不放心已经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女儿,常常利用周末高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看望女儿,关心到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男朋友吃饭有没有给女儿夹菜,有没有牵手,工作中有没有同事不友好……女儿求助说“老师我都快被妈妈关心窒息了,非常痛苦,给母亲明确表达过很多次了,不希望她来看我,不希望她安排我的休息时间,她来了,还一定要我陪她,我有我的空间,我会长大”。母亲也觉得特别伤心,觉得自己的辛苦不被理解,自己对女儿的关心她怎么就不懂呢! 亲人之间是这样,朋友之间亦如此,您的付出如果别人觉得是负担,请及时止损,给TA人足够的尊重,给TA人成长的空间。因为继续以主观意识行动,只能伤害彼此,给自己和亲人、朋友带来痛苦。
王倩倩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最近这段时间我因为工作不顺,感觉自己很失败,觉得自己活了这么多年,还是混成这个样子,反复自责,我真没用,觉得自己很失败。 看到同龄人功成名就,内心尖叫:我这辈子完了。开始无限打击自己,觉得自己不行,不好,怎么选的路都是这样,那样的问题。 后来我才明白,这种自我攻击模式,往往源于内化的父母自我状态。 许多人内心住着一个不停指责的声音,它可能来自幼时父母的否定、以及同龄人的比较。 其实过度自责不是自省,而是用内攻的小刀扎自己。 你不快乐,就没有人会让你快乐。 准备情绪急救箱,记录3件今天做成功的小事(哪怕只是好好吃饭) 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自己说:这件事没做好,但你已经尽力了。你很好,你很棒,你可以拥有更好的。 荣格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接纳阴影,才能拥抱完整。 你比自己想象的更有力量,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在这个人均焦虑的时代,情绪波动不是缺陷,而是心灵发出的求救信号。当你再陷入懊恼、内疚、生闷气的旋涡时,请记住: 情绪是选择,不是宿命 童年的伤,可以用成年人的智慧治愈 停止审判自己,才能让光照进生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 从今天起,做自己情绪的摆渡人。
孔盼盼
其实想要认识自己,做自己的知己,的确是一件颇为辛苦、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代价、心思、勇气的事情。
王倩倩
其实很多内耗焦虑、抑郁、坏情绪,性格缺陷、自卑讨好等等问题都是有迹可循的。不是你天生就这样,是内心的某种不易察觉的伤疤在决定这些一切。 某些时候,你因为一点小事就崩溃了,没有人能理解,甚至批判你性格有问题,甚至你自己也责备自己。其实很多问题都和童年创伤有关系,创伤不是你的错,你不必原谅,但请释怀。不是原谅了也不是放下了,而是放过自己。推荐一本书《不原谅,也没关系》。 给有童年创伤的自己当一次父母:“从今天开始,由我来爱你,我想对你说:你真的很好,我爱你本来的样子,并会尽我所能永远站在你这边。你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听话,有没有出息我都一样会爱你保护你……” 从精神,情绪,身体等所有方面去爱自己的内在小孩。这本书值得每个家庭看。疗愈自己的同时,也为更好的教育孩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