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让两个意图良好的人在互动时产生了更大

刘艳芹
在亲密关系中,是什么让两个意图良好的人在互动时产生了更大的距离和被拒绝的感觉。如果我们回顾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就立即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赋予的意义都是建立在过去经验和决定的基础上的。功能不良的沟通常常植根于童年早期,以及那些我们在生存水平上一学到的东西。 当我们所赋予的大量含义统统建立在过去学到的有关生存经验的基础之上时,我们并没有给予自己足够高的尊重。很容易理解,当我们笼罩在过去阴影中的时候,我们将会一次次地重复自己过去的模式。而通过这种方式赋予的意义,也同样会激发来自过去的相应感觉。继而,我们对于这种感觉的感受又激发我们的生存规则,正是这种规则激活了我们的防御机制。 就这样,我们以防御性的反应代替了自己清晰和表里一致的反应。而不论是我们的防御性反应当中的言语和还是情感部分,都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在的情况。 从总体上讲,我们会从我们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当中选择自己已经计划好去看和去听的东西。无论我们所期望或是恐惧的是什么,它们都是那些我们相信自己会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我们的反应完全建立在自身选择的基础上。

1温暖
0回答
图兰朵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许珂
我的老师曾奇峰说:“人格成长的唯一途径,是获得新的客体关系经验。” 咨访关系,就是来访生命里新的客体关系经验。这段关系像是母婴关系,回到生命最初的链接,被看见,被理解,被涵容,被支持。在这一段关系里,最初的来访是怀疑不可能有人可以理解和支持他/她的。在他/她内在父母眼里:我是这么一个糟糕的人,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哪里都不对,怎么会值得被好好对待呢?后来来访开始相信:即使我抑郁了,生病了,我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弱小不糟糕,也不羞耻,刚好有人愿意帮助我,并且在帮助我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这个“妈妈”,不再是冷漠的,没有回应的,会说:你很重要。这个“妈妈”,不再是苛刻的,责备的,伤害性的,而是告诉来访:这不是你的错。 哪怕我们冲突了,这个“妈妈”会说:我不高兴会告诉你,不高兴是我的事,不需要你做什么。可是,在来访的原生家庭里,爸爸妈妈不高兴就是天大的事,他们不会说,可是我需要不断付出或者小心翼翼地讨好才能避免可怕的事情发生。 黄仕明老师说:“一个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被爱。”是的,来访没有和妈妈共生的体验,也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关注和共情性回应。但是,在咨询师这里,来访被好好对待,那个“好妈妈”,慢慢住进了来访的心里,替代了那个冷漠、没有回应的妈妈。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