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改变从来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事情。 它需

那晓旭
改变从来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事情。 它需要一个人先回到自身,看见自己的感受,接纳自己的处境,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后前进五步后退三步地一点点向前,才能拥抱那个相对勇敢的自己。

1温暖
0回答
L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229天 习得性无助及其启示 大约30年前,当时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研的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一项实验,实现了人类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塞利格曼博士观察了若干次电击狗的实验,他发现有些狗完全没反应,他们只是躺下来忍受痛苦,当时心理学领域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够解释这种现象,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有些狗直接就放弃了,赛利格曼精巧的设计了两个阶段的实验,在第1个阶段A组的狗被背带绑住并受到轻微电击,他们可以用鼻子去按控制杆让电击停止,很快他们就学会这样做了。 B组的狗也是被同样的背带绑住并受到同样的电击,但他们无法让电击停止,这些狗只能忍受痛苦,C组是对照组,C组的狗被背带绑住,但没有受到电击。 第2天塞利格曼进行实验的第2阶段,他将这些狗逐个放进一个叫做穿梭箱的装置里,这个箱子中间立着一块低矮的挡板,每只狗都被放到挡板的一侧,被受到轻微电击,他们只要跨过矮挡板跳到另一侧就能停止电击,A组的狗(可以控制电击)和C组的狗(没有收到电击),很快就明白怎样跨越挡板,摆脱不适。但B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则有不同的反应。他们躺下来呜咽啜泣,没有尝试逃脱。赛利格曼等人发现这些狗学会了无助,这一行为几乎摧毁了他们采取行动的干劲儿,此后科学家还发现猫、鱼、狗,大鼠、蟑螂,小鼠和人类都能学到这一特性。习得性无助就是将“做什么都没有用”这个想法内化,从而削弱了一个人的掌控感。 那么这个发现有什么启示呢? 成功的经验让人再次尝试,进而获得成功。失败的经验,让人放弃努力,从而再次失败。所以教学也好,培养孩子也好,带领员工也好,一定要让他们体验成功。因为只有成功,才能够让他们继续努力,从而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功。

崔加运
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愿意学习?当然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我特别在意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件很难获得成就感的事。 就我的经验而言,如果一个年级里有1000个学生,其中能真真正正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和【掌控感】、觉得可以通过学习证明自己价值的孩子,充其量也就100个左右。 大多数孩子都是处在紧赶慢赶、生怕赶不上的状态,或者是被“学习”拖拽的状态,也有一部分孩子是拖着不走,打着倒退,还有一部分孩子是直接被“学习”放弃的。 再加上很多家长、老师总是用更高的标准要求孩子。如果考差了,家长就会说“这点分够塞牙缝的吗”;稍微考好一点,家长又说“你这刚压线,很危险呀”;即使再考好一点,家长也会说“你这勉强能上个普通的学校,距离好学校还差很多”……总之孩子不可能让家长、老师满意。 学习本身很难让人获得成就感,再加上家长、老师的永远不满足,那么带给孩子的就是挫败、挫败、挫败!试想,谁愿意去做一件总会让自己感受到自己很失败、自己很垃圾的事情呢?就算是我们成年人,如果一个工作总是干不出成绩、工资总是不见涨,我们不也是毫不犹豫的辞职吗?孩子现在没辞学就不错了。 所以,要想孩子愿意学习、主动学习,那就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哪怕是他考不及格,我们都得想尽办找到他的优势、能力、价值等。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