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1、允许自己出现坏情绪,发现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不假装没

宋慧敏
1、允许自己出现坏情绪,发现情绪背后的心理需求,不假装没事压抑自己。 2、想发脾气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几分钟,给自己留下权衡利弊的时间。 3、学会合理宣泄情绪,比如,写日记、和朋友家人倾诉吐槽、运动、唱歌。 4、放下完美主义,允许自己犯错、有过失,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5、不拧巴不别扭,建立边界意识,不喜欢的就远离,不愿意的就拒绝。 6、不要求自己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和需求,同时降低自己对别人的期待。 7、不过度关注别人,别人的情绪、态度、行为是别人的事,不是我的事。 祝您天天拥有好心情,over~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尹玉勃
遇佛得度,必须要与佛有缘,否则即使佛现于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旧不见不闻。在《大智度论》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他有一位邻居,叫城东老母,佛陀虽然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但是他从来没有跟这位城东老母讲过法。一次,弟子们就责问佛陀怎么不去度化您的邻居呢?佛陀感慨到,不是不慈悲啊,而是自己与她无缘,没有办法度化。众弟子不信,就请佛一试。结果老母见佛陀来了,她就回身背佛,佛转到老母的前后左右,城东老母皆回避不见。佛又示现无数分身,将老母团团围住,并且示现无量神通给老母看,老母却坐在地上,低头嚎啕大哭,就是不看佛陀一眼。弟子们方才相信佛言不虚,要度化众生光有真本领还不够,还要与众生有善缘才行。佛陀就告诉弟子们,从前我没有跟这位老母结缘,现在想度她,即使用尽所有的方法也难以达到效果。然后佛陀就换阿难尊者去度化她,阿难尊者很惊讶的对佛陀讲,世尊啊,您已经是超凡入圣的人了,连您都没有办法度化她,我去怎么行呢?佛陀就对阿难尊者讲,你去就知道了,你去她就皈依了。 于是阿难尊者遵照佛陀的指示来到城东老母的家里,这位老母见到阿难尊者马上笑逐颜开,并用精美的食物来供养阿难,然后十分恭敬的接受阿难陀的教化,并且当下证得了初果。弟子们都很惊奇,就请教佛陀,为什么连佛陀都度化不了的人,而阿难尊者竟然能够轻松度化。佛陀就对众弟子讲,我跟这位老母没有缘分,而阿难尊者跟她很有缘。

冯二玲
关系(或者情感)是信任的基础。世界上不存在普世唯一的客观事实,实相是互动出来的。我们相信仪器,相信他人说的话,我们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我们对他人或者是物的信任,于是我们意识到知识其实是建立在关系上的。如果我们有一些教会的朋友,我们会相信创世论,如果我们身处学术阵营,我们会倾向于接受进化论,如果我们两边都没有瓜葛,这个争议对我们就无关重要,不会干扰我们的生活,如果两边都有朋友站在两大阵营的拉扯中间往往会无所适从。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作为先贤,他确实看到了人的局限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可能就是我们说的人之常情吧。 那么知道了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对广大的老师来说,这不得了。你想让学生听你信你,你得让学生跟你亲近,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老师讲的知识道理没用,而是我们跟孩子不亲,他不愿意听我们的不相信我们所说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如果能够培养跟学生之间这种“亲”的关系,我们的教学就会轻松许多,效果也会好许多。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孩子会听我们的信我们的,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很浓厚的亲情的链接。如果这个链接没了或者松了之后呢,孩子就表现为不太想听信我们的。如果想让孩子跟我们亲、信任我们,家长还要继续加强这种链接,也就是要保持跟孩子之间这种良好关系的纽带。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