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我的咨询中,我经常会提醒来访者识别自己的情绪,也经常有
翟桦
在我的咨询中,我经常会提醒来访者识别自己的情绪,也经常有伙伴问,难道我还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吗?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的确如此,但通常,在我们捕捉到自己情绪之前,我们往往处于无意识,对自己内在不自知的状态。而发现情绪,则是一个慢慢将注意力从外部事件,转向内在体验的过程。 识别情绪,是为了对自己的内在有清晰的看见。能帮助我们更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这是爱自已的表现,也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游庆涛
只有一件事会使人疲劳 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 而每做一件事都会使人身心解放 即使把事情办坏了 也比什么都不做强
昝宇虹
1.童年经历让我们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 很多研究都证实,低自尊往往与童年被惩罚、虐待的经历有关。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这种状态被描述为「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只有当孩子取的好成绩(让他们有面子)时,父母才会给予关注和表扬;如果孩子是平凡的、甚至是无能的,那么就得不到他们的关爱。 长大后,低自尊者不敢相信自己单纯地作为一个人,也是值得被爱的。 2.负性核心信念让低自尊一直延续 童年的行为模式使我们对于自我、他人、和世界形成了一个坚固的、稳定的、深深扎于内心的信念,我们称之为「核心信念」。即使我们有时候并不能清晰地表达出这种信念,但我们却相信它是无比正确的。 而低自尊者的核心信念就是「我很差」,所以低自尊者会一直退缩与回避、对自己的怀疑和责怪,这让他们无法逃离低自尊的深井。 低自尊的我,该怎么办? 1. 意识到自己的负性信念 负性的信念是分为很多层次的,也许最底层的核心信念一时无法被撼动,但我们可以从比较容易浅显的外周信念入手,把它们写下来,并且试着客观地审视。这些信念越具体越好,例如,“我认为我的老板/导师不喜欢我”。 2. 寻找支持性证据 低自尊者的记忆往往是偏负性的,他们只记得自己遭遇失败、出糗、被批评的经历。我们需要挑战自己的负性记忆,把负面想法变成问题:“我是一个失败者吗?我所有的事情都失败了吗?” 然后试着寻找正性的记忆,去回答这些问题,可能你会发现,你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 3. 一份支持性的关系 心理咨询会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而这正是低自尊者需要的。无论来访者有怎样的品质、行为,咨询师都不应该做价值评判,而表示无条件的接纳和温暖,使得来访者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 ——摘自《“所有美好的事物,我都不配拥有”》
冀锐敏
人人都以为成功、出名、有钱、有权就可以享受生活乐趣了,这并没有错,如果只想成功、出名、有钱、有权,就太亏待自己了,因为人生的目的是享受生活的好感觉,能够理解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就更难了。因为表面上看到的功名利禄诱惑太大,真正的好的状态是热爱生活,热情做事,被自己和别人认可。 被自己认可和被别人认可,哪个在先哪个在后?这可是大有讲究,如果太追求被别人认可,而没有建立自我认可,可能苦恼无边。如果先建立自我认可,再寻求被别人认可,才可能享受生活乐趣。
冀锐敏
在父母的批评、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无法得到滋养,自我价值和自尊感这个部分就慢慢萎缩了。 这样的孩子反而把父母的批评和指责的特点吸收进来,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这部分自己没有价值感、严厉苛刻,不自觉地喜欢批评指责。 今后这个孩子就会在自己很没用用、什么也做不好、没有人喜欢我、和使劲儿逼迫自己、贬低自己羞辱自己中来回摆荡。
李娜
让自己暂时的枯萎,是为了蓄积能量,应对严寒。一旦熬过了寒冬,迎来了春天,万物复苏,枯叶返青,新的生命轮回开始了。 看得见的是“相”,看不见的是“生命的力量”。植物如此,人亦如此,永远不要被“相”局限而忽略了内在的力量。
那晓旭
父母是孩子的“安全基地”。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就会焦虑不安。 只有父母温暖对话的时候,爱才能在这个安全基地里流动起来,孩子的人格发展才能更加健全。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