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理学小知识 当你对自己很过分的时候,

范翠玲
心理学小知识 当你对自己很过分的时候,你的身体就有回应,就是自己的感受。当你对别人过分的时候,别人的情绪就会回应。我们常常就用自己的感受,别人的情绪,来作为我们把握事情的一个度的依据。这不是完全的真理,但它绝对值得你参考。

1温暖
0回答
热爱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唐建刚
朋友曾经很痛苦地跟我倾诉: “小时候,我曾在心底暗暗发誓: 一定不要成为一个像妈妈那样的人。 可是,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我对老公和儿子的暴脾气,一生气起来就口不择言,歇斯底里的样子跟妈妈如出一辙。 甚至包括爱占小便宜、抠门、吃东西砸吧嘴、不爱做家务这些坏毛病都一模一样。 更恐怖的是,我发现儿子身上的坏毛病其实就是我身上坏毛病的升级版。想到这些,我真的觉得太可怕了。” 记得荣格曾在《儿童发展与教育》中讲到: “父母就是子女的无意识映射,很多少年时觉得最不像父母的子女,往往在之后成长的悠悠岁月里,发现父母的影子从未从我们身边走远。 而且,无论是表现的相反或者相同的倾向,本致上都是对父母意志、品德、性格、偏好、兴趣的‘临摹’和‘复刻’。” 这其实也是教育心理学上的“反射定律”:即为,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妈妈的影子。因为,孩子最早的学习模式是模仿,而妈妈离孩子最近,也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妈妈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甚至和周围人的相处方式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知不觉地就会在今后的行为中体现出来。 民国作家胡适经常被人们称赞: 颜值高、学问好、眼界高、心胸广。 他曾在《我的母亲》里写道: “除了看书读书之外,还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感谢我的慈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孩子身上的问题和优点,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做好榜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

谭丽梅
无法驾驭人生,因为弱小感。这个弱小感来自程序中的漏洞。 为什么你没有像别人一样,在应该的年龄学会做这件事呢? 因为别人是从开始学习滚铁环,学习弹玻璃球,学习溜冰,学习打球,学习扫地,洗碗,喂鸡,喂牛,这样一件一件的小事开始,练习如何去驾驭一样东西。他们先靠近马,了解它的习性,了解农具,最后把马和车这两件事放在一起。 这就像你学习一项运动,或者一项技能,是从一个一个小的动作练习,最后能驾驭它。你的问题,是缺失了大量这样的练习。现在让你去驾驭人生这辆马车,缺了太多的东西。 这个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环境的原因,可能是一直被否定,不允许你尝试各种事物,受家庭的制约,所以你一直很少尝试。 自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对一些东西的恐惧,让你不敢靠近它。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如果你的认知体系是一台处理器,这里面就有一个漏洞,它对一些东西,因为无法识别,而无法驾驭。 真正的恐惧是没有完成对人的驾驭 这个无法识别的部分,是对人和情感无法识别。很多来访者在读书和工作上,不管用什么方法,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是一遇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就退行到一个孩子的无力和不知所措。 不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它都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所在。它让一个人无法完成人生最重要的驾驭,对人的驾驭。几乎我们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因为我们搞不定周围的关系。这件事我做不好,可以做别的事。这一点我不如别人,可以从别处胜出。但是如果我不会与人打交道,我做什么都赢不了。所以,对人的无法驾驭,是一个人不愿意进入生活,也不能对一个挫败放手的真正原因。他们也一再想要证明自己,无非是想证明,我没有被生活拒绝。 在咨询过程中,会发现来访者在经历过一个阶段的持续咨询,情绪变稳定,这时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变得理性。但是当他们处于高压力状态时,就会陷入到一种不稳定,不理性的状态中,是一种混乱的状态。 对人的识别能力弱,也许正是因为他们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不能持续保持理性的工作状态。也因为他们一直不敢真正以打开和放松的状态靠近人,感受人有关系。 很多人学习抽象知识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一旦学习应用类的知识,应用于人的知识,就不行。 按道理来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就是你让自己压力小一点就可以了。让自己的情绪长时间处于稳定的状态,慢慢就能应对生活的需要。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