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缘聚缘散 一个来访,我陪伴她走了一年多。前几天她告诉我她

冯红艳
缘聚缘散 一个来访,我陪伴她走了一年多。前几天她告诉我她和爱人领了证,还把家里的全家福发给我了,我很感动。很感谢这一年多彼此陪伴,她在感谢我的时候我感谢她更多,能为他人做些事情其实我自己感觉更幸福,这让我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至少我曾对他人有意义过。 其实每一个和我生命有交集的人都在帮我铸造灵魂,不断的在上面渲染出五彩斑斓的色彩。也因为这样自己老了的时候应该依旧是个光彩夺目的老太太,我相信灵魂可以发光。   缘聚缘散,悲伤于此却也无可奈何。也许在以后的生命旅途中我会是个好“母亲”,会送走一个个与自己短暂陪伴的“孩子”,他们都将走上自己的旅程,即使不舍,也不得不带着祝福挥手送别。 愿你们都找到自己的幸福,找到自己的人生,我会认真记得与你们相处的时间、聊过的事,永远把最真诚的祝福送给你们。

2温暖
0回答
助人自助的阿连
温暖了
相关回答
朱丽娜
如果有人说你坏话,贬低、打击你,你会不会也这样想:“为什么要这么说我?”“我满脑子都是这些坏话,根本睡不着。”“我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么差劲?”“一定是我自己哪里不够好,不然干嘛说我呢?”扎心的是,你想了一天,就相当于被骂了一天。 这让我想起那句老话:苍蝇不叮无缝蛋。其实这是一种“内归因”式的思维陷阱。自己被“叮”了,就认为一定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做法、表现有问题。所以,哪怕最开始觉得这些坏话很不可理喻。一个人思来想去久了,也会怀疑:别人对我的印象这么糟糕,一定也有我的问题。 但渐渐地我发现:身边那些情绪相对稳定、生活很自洽的人,往往不会轻易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并早就掌握了“甩锅”的能力。这种能力,让TA们掌握了生活的主动权和稳定感,没有浪费时间和精力 “自我批判”,所以成长得特别快,精神状态也特别松弛。 人拥有了合理“甩锅”的能力,生活态度会焕然一新。我们时常用一个词来形容会合理“甩锅”的人:潇洒自如。比起追究问题到底在哪里,更重视如何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生活态度,如同那句老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自己觉得对的事,别去在乎那些纠缠自扰的念头,其实就去掉了生活中90%的烦恼。剩下10%的烦恼,则用行动力和积累慢慢解决。 这样一来,生活就化繁为简,我们也拥有了比对错更重要的东西:幸福。

吴莲英
在精神分析学中母亲称为“客体”,称为“爱的客体” 克莱茵在保持了弗洛伊德母亲是孩子的客体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孩子主体与母亲客体的关系是更为基础重要的关系。她提出了“好母亲”与“坏母亲”,“好客体”与“坏客体”的相互对立的一系列的概念。从而在根本上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母亲仅仅是爱的客体,母亲始终是好客体的观点。 克莱茵认为母亲乳房的好坏与母亲的好坏都不是母亲本人的好坏,而是孩子所感知到的母亲乳房与母亲的好坏。孩子的这种关于母亲好坏的感知与实际上的外部的母亲本人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好客体”与“坏客体”基本上是孩子对母亲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母亲的客观现实。 那么一个外部的客观的母亲究竟如何,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既孩子对母亲的主观感受才与外在的,客观的母亲的行为联系起来,因而母亲应该尽量做“足够好的母亲”,尽量避免成为“足够坏”的母亲。 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的提出是相当重要。 当弗洛伊德将母亲命名为客体时,母亲是一个被动的客体,是一个被孩子所爱的客体,。 克莱茵继承与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母亲不仅仅是被爱的客体,还是被孩子所恨的客体。 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的提出之后,母亲才从一个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起着决定性的作 随着精神分析进程拉康发展出镜像理论。在六个月至十八个月的孩子主体通过对自己在镜子中的整体形象的认同来形成一个虚构的、混淆不清的形象。需要父亲实施符号性的阉割才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己的符号性主体。 孩子主体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 一类即是溺爱孩子的母亲,是不讲原则的母亲,不愿意对孩子说“不”的母亲。 另一类是不足够好,是虐待的母亲,是抑郁的母亲。 值得一提的就是临床中母亲往往同时兼具有这样两类极端母亲的特征,虐待孩子与溺爱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爱与给予爱又太多;因而孩子也往往同时具有上面所说的两种症状 “法无定法”在其具体的精神分析的层面如何去干预,,即取决于精神分析初始阶段评估也需要根据临床分析推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