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不得不独自经历的严重的情感痛苦会成为持久的创伤,通常会成

张凤琴
不得不独自经历的严重的情感痛苦会成为持久的创伤,通常会成为某种形式的情感麻木。相反,在人性的理解的情境中,痛苦的感觉会逐渐变得可以忍受。

0温暖
1回答
#
评论
情感痛苦,和年龄,成长等有关,越小的孩子在情感痛苦面前感受到的危险和痛苦越深。 再到后来就慢慢变的不是用“忍受”了。 究竟是怎么起作用的,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说是这个人对自己,对身边引起他烦恼的人事物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情绪背后裹挟着的的张力就得以被看到,释放,张力消退,痛苦减弱或消失。

相关回答
林永青
社会文化和社会语言总多人有很多影响,只是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 有时候觉得这是自己周围人的影响,但是这个周围人的周围人是不是也在影响他们,这个周围人的周围人的语言、价值观是怎么传播和形成的?他们是不是也还有自己的周围人。 大概的用数学算一算,这可能是指数式的辐射面。这时候一些听起来很易于传播的话语似乎就变成了很多人、甚至大多数人相信的“观念”,甚至成为了“价值观”,更甚者成为了不说而明的习俗、传统。 我们可以想:女性只是在这2—3百年间才普遍被认为读书是理所当然。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这两三百年算多吗? 男性在母系社会渐渐瓦解、父系社会渐渐构建之后,才绑住了自己的自由发展权利,父系社会之前的他们对于养家等传统中理所当然认为是男性的工作根本没有概念。 我用较为极端的例子,想说明,时代的重大变化,每个人的思想都会被影响,你想要成为什么、但是却很痛苦的时候,可能并不仅仅是你自个儿的苦恼,还有可能是时代变化下价值的悄然转变导致社会语言对生活、对人的期待变了。 这个期待和你自己的希望不相匹配,甚至对立的时候,烦恼就来了。 因此,除了具体看待某个问题外,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看看问题的社会脉络,这将有助于个体在未来遇到其他问题时,用更解构的眼光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冯二玲
如果我发出一个信号能够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回应,那么我就感受到存在了。 心理学上的存在感,是一种自我能够被看到被察觉,被感知,以及被回应的内心状态。这种状态是我们和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与和他人建立信任的开始。 大多数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存在感是有条件的,似乎只有自己很优秀,在人群中能够成为闪光点,有价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存在感,否则自己是不存在的可以被忽略的,被大家遗忘了。但真正的存在感是无条件的,无论一个人是什么性格,有多少优点和缺点都值得拥有存在感。你不需要额外做什么,你的存在就能够被注意到。事实上我们总是觉得我们拥有的东西都应该有一个理由才能放心。 我们为什么可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需要理由的吗? 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还不会说话,唯一和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哭闹,这是婴儿向世界发出的第1个信号,这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要去期待什么,这个世界是未知的甚至是充满危险的,而且哭闹本身就是只是一个声音,他可能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像我们成人后的哭泣,大多数都和悲伤难过的情绪有关,也不像熊孩子到一定年龄的耍脾气,会让人产生反感厌烦等负面情绪。婴儿的啼哭也许打扰平静,但事实上它的本质是非常中立的信号,而且可能代表很多含义,可能是希望有人和自己说话饿了或者想排泄,当然也可能是情绪,就是不管是哪种需求,最后都变成了哭喊这一种方式。信号传递出去之后我们会等待,等待来自外界的回应,我们完全不知道等待来的是什么。回应的方式也决定我们获得怎样的存在感,而且等待的过程中会让婴儿本能的产生不安和恐惧,一方面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另一方面根本无法预测是否会得到回应,于是可能会出现无助和绝望。 最终这些情绪将会被如何对待呢?尤其是初期的互动,他决定了婴儿在下次啼哭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期待。 健康的存在存在感的特点是照料者在听到婴儿的声音时能够及时的给出回应,也许这个回应并不那么完美,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准确判断,究竟婴儿是无聊了饿了还是拉肚子了,但是第一时间及时去一件一件确认这个和婴儿互动的过程,让他们充分的感受到,原来我发出声音是有人可以听到的,并且能得到回应,这就够了。 那不健康的存在感会让婴儿陷入一个怪圈,一开始正常音量的哭泣发现没人理自己,一些照料者可能正在忙或者嫌婴儿烦懒得管,总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这种情况下就会经历第1次的内心崩塌体验或者自我破坏性体验。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