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从我们自身潜能的开发来说,我们以前“缺爱”,常常是由于父

刘云清
从我们自身潜能的开发来说,我们以前“缺爱”,常常是由于父母当年不够强大,无法与我们通心。如果他们能够成长,变得更加强大,就可以与我们有更加惬意的关系,我们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上以前缺失的爱,或者说,我们在感情上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滋养。从理想的情况看,我们通过自己成长,强大到能够帮助父母成长,对父母进行“反哺”,可以说是一种“大孝”。在全人心理学的实践中,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大量的案例。——在不少情况下,如果子女过分强调与父母的沟通,该放下不放下,常常意味着他们对于“缺爱”耿耿于怀,也就是说,他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和父母完全分离。 从通心理论看,美好婚姻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我们有一个伴侣,可以经常互相通心。夫妻具有长时间地在一起的生活的约定。在一起,就意味着要交往。而在交往中,只有通心才是最好的状态,最糟糕的是纠缠,处于中间的状态则是维持。如果不能够通心,夫妻在一起干什么呢?而通心,就有一个通心成本的问题。通心成本应该是追求婚姻的一个重要考虑。因此,在确定婚恋对象的时候,通心成本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学习通心,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我们清晰自己,清晰我们的通心对象。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至少是不得已“有所为,有所不为。” PS 图源:日剧《坡道上的家》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周鹏
那些断不掉的关系,不幸的婚姻,有条件的男女朋友关系,甚至舔狗一样的朋友关系,千百次的想要离开,千百次说服自己又留在关系中。离开没勇气,留下来没有滋养,无尽的耗电。看起来都挺好,走进去千疮百孔。这是为什么,这是在关系满足一个什么呢,要降低一个人活着的幸福度,耗费生命力。肯定有一个无形的暂且称为东西吧。也许这和我们早年婴幼儿状态和母亲状态有关。其一:满足存在的感觉,破坏性关系总比没有关系好,长期被暴力的,突然有那么一天没有挨打,日子像过年,这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现实生活只有你自己知道。给苦难放了糖,喝起来上了瘾。其二:痛苦关系才深刻,我们文化里有一个说法,爱而不得,才最吸引人。讴歌的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类的悲剧,让人肝肠寸断,跌宕起伏才过瘾。其三:我们女性好像忍耐是美德是习惯,再难的关系,好像自己忍一忍就过来了,甚至很多前辈去分享也是让一方忍。只要够忍够坚定,早晚会知道你的付出的。其四:想证明自己,通过留在关系中,证明自己是好的,有神一般的欲望,去拯救一个人,证明自己和满足被需要的感觉,没办法面对真实的自己。关系没了,自己就没了。自己的底线一直被挑战。也许你还有很多解释,总之了解自己,就有希望走出自己的桎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