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详情见图片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蒋蓉
详情见图片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
2温暖
0回答
测试
温暖了
#
心理咨询
相关回答
冯二玲
别人和我是不一样的!别人和我是不一样的! 有一天我突然悟到了这个道理,很多人际纠葛就放下。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在人际关系中会受伤 ,就是因为我们忘了这一点。 以为别人跟我们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会疑惑甚至生气:他怎么能这么想?他怎么能这么做?他为什么这么对我? 现在知道了,因为别人和我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无法改变别人。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别人。 我们也没有权利改变别人。 如果别人违法了,法律会惩罚他。做错了,时间会惩罚他。 但是他是不是被惩罚,也不归我们管。 我们能做的,就是设法离他远一点,让他不再能伤害我。 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努力做好自己。 人最靠谱的是管好自己,别人你是改变不了的。
邢阳
彭充
大多数人都因“错误”的理由进入爱——为了终止寂寞,为了填满空虚,为了满足安全、性、爱、感情、财务……等等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需要,你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爱人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一个需要满足的机会。 于是两人开始交易,如果你给我你有的东西,我便给你我有的东西。人们把这种交易称为“爱”,而当对方无法给你对等价值的东西,你很难再交易,也就“不爱”了。 如果你深入去看人们的恋爱关系,它们就像是商业关系。很多怨偶,常觉得心有不甘,都觉得自己牺牲太多;很多失恋或失婚的人,会苦苦纠缠,也是不甘心。因为我对你一再付出,你就是不应该辜负我,你就应该给我回报,这样的爱,跟“做生意”有什么不同? 因为两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欲望,都为了满足自己而要求别人,这种关系怎么会有爱? 只要你需要别人爱你,你就是欠缺爱的人,而如果你心中欠缺爱,你又如何给人爱呢?那就好像两个乞丐在互相乞讨它们没有的东西。 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去做你希望对方为你做的事。
石爱红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间的指责抱怨便来自于观察者效应的陷阱: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容易引起争执。举个例子,小M和小Y是一对夫妻,平时有岳父岳母帮衬家务。年后老人延迟返城。家庭琐事就落到夫妻俩身上。有一天,妻子小Y有事正忙,嘱咐丈夫小M给儿子洗脸。只见小M刚进盥洗室就探出脑袋问:老婆,儿子的脸盆是哪个?毛巾是哪块?小Y很生气:儿子都6岁了,老爸连儿子的毛巾,脸盆都不认识,你也太不负责. 接着小Y开始准备早餐了,没想到燃气用完了。小Y问小M:老公,燃气怎么又没了,为什么不多灌点啊?小M说:燃气是分段收费的,多罐不划算。小Y听听就算了,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在这个普遍的家庭案例中,小Y实际上已经落入了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陷阱。当她作为行为者时,结婚数年从来不过问罐燃气的事;当她作为观察者时,目睹丈夫同样结婚数年没给儿子洗过一次脸。 这两件事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小Y却能很坦然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家庭分工嘛,燃气本来就不归我管,不知道分段收费很正常。但小Y却不能用同样的心态对待丈夫,她反而觉得这个丈夫糟透了,不关心儿子,不关心家庭。 给我们的两点启发: 1、观察者效应使得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另一方会像自己一样看问题。如果伴侣间都有意识的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会减少冲突。 2、心中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王冰冰
人在面对一个陌生或者超出预料的情境时,很多人会下意识害怕和逃避,然后有意无意为自己设限,总是会不断扩大自己的恐惧,让一件没有很难的事情变成了想象中的难。
胡周琴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靠此养活自己; 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使对方快乐。 ——周国平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