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你所崇拜的必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这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

戚艳
你所崇拜的必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这个人身上的某些特质,你自己同样拥有这些特质。你对这个人的崇拜反映了你想要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愿望。乔布拉曾说:“愿望本身就包含了实现愿望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凡是我们心中的愿望,必然是我们有能力实现的,如果某种东西不可能实现,我们也就不会把它作为愿望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歌德曾说:“人能够想到、能够相信的,一定是能够实现的。”关键在于克服我们心中的恐惧,因为恐惧会让我们止步不前。别人会告诉我们,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不可能实现我们的梦想。记住,你在这世上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拥有与你完全相同的经历、梦想和追求。要发挥你的潜能,实现你的目标,只能靠你自己。

2温暖
0回答
张夏可儿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顾文洋
人性的一些感想,关于较真 最近和一个老朋友聊了点职场的事情,关于职场和人际。大概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较真是一种自恋,还挺容易蒙蔽双眼让生活或工作停滞。这种人性很有意思,你觉得你在思考问题,但我们讨论完咨询完,会发现实际是你精神上变虚弱了,变得缺乏行动力和目标感了,你思考的问题的答案可能没那么重要,但你得注意调整自己的状态了。 朋友这两年刚从中层管理升到了高层,快40岁了,男性。他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大概问了我快一个月了。简单的来说就他想开掉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没什么大问题没什么大错但能力上有问题爱逃避重要的事情,混子嘛开除容易影响团队士气。 只是我这个朋友,前前后后请我喝了3次咖啡了。说话的方式渐渐就变成:洋啊,你说这个人这么说,是不是他有问题?洋,我开会当面犀利了一把,是不是对的?等等等等上个月底,我拉他出来撸串把他骂了一顿。 这个其实和一些心理咨询的体验差不多,就是来访者自己是带着不少问题来的,他觉得一个咨询师帮他解决完问题,他就舒服了就没事了。这个人是我师兄,我对他呢基本总是客客气气的,最后反正那几杯咖啡他没变舒服,我也不舒服。场面人就是喜欢这样,把问题概念化,然后纸上谈兵一下讨论一个小的点,斯斯文文的最后就是把路走窄了,啥也不是,而且社会地位越高,越容易用这种单方面问问题的方式去咨询别人。端得很 一个人在生活里总有那么几个搞不定的人,也会遇上点超出能力范围认知范围外的事情的。立场职位关系里可能我们是高位,但是我们确实就会遇上一些心理上是地位的状况,这个会让我们想使用逻辑这个技能,但是这类的情况就是会让人变的较真,变得不敢行动,不敢往前跨出那一步。盯着一个点的对错不放的人,其实也是在逃避着行动的责任。 我大概骂了他这样几句,你怎么就变得墨迹起来了,你既然已经决定要开了他,那就想想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什么场合,能不能你来做局就好了,剩下的就交给HR就好了。你对一个又一个问题那么较真,怎么像是一个念着一个渣人好的恋爱脑了。当然咨询师的本事基本就是,我来请你喝酒,那我得我来付钱给你做个咨询了。上位到高层虽然有目标视,知道自己想打造一个什么氛围的团队,但是怎么做,怎么发力却是懵的。应该也是带入了自己小学生孩子的叛逆,把父亲的角色带入到了工作里。最后就是男人的魄力被磨掉了太多了。

白彦芳
周春华
很多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更多的目的是为了要如何管教好孩子,或者每次来咨询时候都是带着学习一些技术回去管理孩子的。 那管理和引导背后的区别是什么? 管理首先意味着限制,意味着孩子需要被动的接受安排,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文章会告诉家长要如何去修剪孩子的枝丫,如何去限制孩子的一些负向行为的发现,这些认知背后的逻辑细思极恐,比如当我们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大多数会忽略孩子的优点,会忽略孩子的选择权,会忽略孩子发展的意义,这对孩子来讲更多的是一种限制,当然如果仅仅从坏的行为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又如何很果断的定义说某个行为就是绝对的坏呢?当孩子在不断的感受被限制,家长也在不断的看见需要通过限制这种方式去管理孩子的时候,就会陷入到一种固定的刻板的模式里面,比如:家长会不断的产生限制行为以及限制观念;孩子会不断的与家长产生对抗,然后对家长的话再也听不进去。 那引导的好处是什么呢? 引导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认知升级,看见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惧怕选择失误造成的后果,即便面对选择的失误,也能够积极的,平和的进行思考,分析利弊,重新调整方向。与此同时孩子也能够从家长的态度当中学会思考,学会承受失败,学会重新开始。引导是灵活的,是不断升级的,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的,是具有选择权的,有思想,有灵魂的注入的。 教育从来都不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而我们现在的最大教育误区是所有人都在执着于学习一种绝对成功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也就会总是在教育的失败当中。 真正的教育一定不是具体的方法,而应该是一种思想,学习教育需要搞清楚的是教育背后的逻辑,你需要的教育是什么?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