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单向的。 父母为孩子做的一切不需要

胡周琴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单向的。 父母为孩子做的一切不需要孩子来回报,父母要回报是应该的,但对象不应该是孩子。 父母的情绪,孩子没必要承载,父母的期待,孩子有权不满足,父母的控制,孩子有权反抗。 否则,孩子很容易变成早年的你,你也会再次变成你父母。 ———温尼科特

3温暖
0回答
清风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王欣梅
秋韵

郑庆艳
如何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怎么去面对这个挫折,怎么去战胜这个挫折,我们想到哪些方法,那么抗挫能力低的人,要么崩溃,也可能是情绪的暴躁,直接逃避了。 为什么有些人的抗挫能力比较强,有些人的抗挫能力比较弱,其实跟家庭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为什么?因为一个人他的成长,他最初的抗挫力就是来自于家庭家长的态度,但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甚至觉得这就是导致孩子的抗挫能力差。 关键词:全能感,因为这个父母在努力的维持着这个孩子的全能感。 共情他:这是孩子内心里面伤心的点,我把这个点它说出来了。 要点: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挫折不是真实的挫折,而是我内心当中认为这件事对我来说一定能做好。一个人的抗挫能力它其实需要挫折的,但在这个挫折面前,当父母告诉他你一定可以做好,你有这个能力,这种体验反而会让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去面对这个挫折。 当一个孩子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你能不能含容这个部分,能不能接受这个部分,能不能理解这个部分,这点非常重要。 总结,两点; 第一、包办,包办有一个前提是他觉得孩子不行,于是你越包办孩子觉得自己不行,这个孩子越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第二点、就是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心情,他的负面情绪是极其正常的。 第三点、你一直在告诉孩子,世上无难事,就是让孩子活在一种全能的幻想当中。 课程中的例子让你看到,其实有时候我们更平和的,更理解的去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孩子是自己能站起来的。因为,经历挫折才是对挫折的最好的一种教育,人真的就是越挫越勇,但是这个挫,他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挫,它里面附含着我们如何支持,如何理解,我们如何陪伴。

张旭
今天是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大学生是一个易于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群体,这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以及相对特殊的环境因素有关。我们不妨按照各个年级来简单归纳一下咨询实践中常遇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因陌生的校园环境和同学关系、与中学时不同的学习方式、独立生活所需的自理能力等等,产生的焦虑情绪是比较常见的。另外,有的同学因为大学的学习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的督促、同学的共勉,似乎一下子失去了航标,沉溺于手机游戏或者通宵追剧,打乱了生活和学习节奏。 到了大二、大三,随着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熟悉,在交友方面的问题比较集中。既有因不善交流、对形象不满意等原因而产生的自卑、焦虑甚至抑郁、因没有交心的朋友而产生的孤独感,也有在恋爱方面的各种疑惑,比如“猜不到对方是怎么想的”、“ta可能脚踩两只船,但我又没有证据”、“男朋友想跟我OOXX但我不想,我该怎么办?”、“被ta甩了很痛苦”。总的来说,20岁上下的年轻人,随着价值观逐渐成熟,朋友或恋人就成了评判自己价值观的一套客观标准,对这些事情的焦虑大部分都可以用价值观的冲突来解释。 大四面临着就业或者考研,是回老家、留在大学的城市还是去新的城市,与恋人继续在一起还是分开等等不得不抉择的问题,压力下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对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上面这些问题有点过于沉重而难以抉择了。 如果你也有上面说的这些自卑、困惑、焦虑、抑郁,我建议你首先判断一下,情绪问题是由某个具体情境而引起,还是已经泛化到日常生活了?如果是前者,可以先找朋友或者父母聊一聊,看看能否排解;如果仍然无法排解,或者已经泛化,那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