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能会有很多“怪癖”,例如
赵晓忠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能会有很多“怪癖”,例如说怕吵、洁癖……其实是每个人对安静和整洁的习惯与期待不一样而已,这件事是要求不来的。 上面所谓的问题,当然也不是真的“问题”,应该说是每个人的“独特性”。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这个独特性,应该被理解、被尊重。 我们得学习尊重自己对安静或整洁需求的独特性。当你看见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再看见自己的独特性以后,我们就是再学习先照顾自己的需要与独特性,这才是真正的爱自己。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胡星星
睡不着就给我打电话,我陪你对抗黑夜
汤文强
大脑对信息的选择性加工,我们对某件事某个信息,开始有一种隐隐的直觉时,我们的注意力在它上面就有所投放,没有投放任何注意力的空间,只有我们安全感,舒适感的最底层无意识在工作,就像新生儿时的心理加工。 婴幼儿期,在起初的没有任何经验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有时不存在选择性加工,新生儿在身体能力范围内,全盘吸收信息。而当他的某一需求,某一动机占主导时,相应的感受情绪被唤起时,他的注意力随着强度的增加和减弱开始有所聚焦和分散。 婴儿的体验经验的增加,注意力根据当时的需求和经验,有所波动和转换,婴儿开始根据潜意识经验,有选择的个性化的加工信息 养育环境决定了,新生儿的本能需要,在成长中,根据经验调整和设定,个性化的经验系统,加上个性化的需求设定,共同促成了婴幼儿个性化的自我建构。形成后来的信息选择性加工的个性化模式。
刘中玉
有小伙伴问我“老师,我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答“只要明白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不能控制的” 智者倾向于自我归因,然后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就不会严重的攻击外部世界; 痛苦的人容易做外归因,都是你导致的,你害的我,由此想去改变局面,就会想改变对方,而改变别人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
郭立艳
接续 麦克和萨宾娜是一对夫妇,萨宾娜如果忘记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对麦克来说又比较重要,那么麦克便很容易生气。一天,萨宾娜买东西时忘了麦克要的香肠,麦克因此暴跳如雷。萨宾娜大吃一惊,对她来说只不过是忘了买香肠,但是对于麦克来说就好像是世界崩塌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麦克并没有意识到,在萨宾娜忘记给他买香肠的时候,他内心的小孩没有感觉到足够的尊敬和重视。他并不知道,他勃然大怒原因实际上并不是萨宾娜或者被遗忘的香肠,而是过去曾经受到的伤害,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重视他,总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对萨宾娜的愤怒其实是在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愤怒! 然而,由于麦克没有意识到他对萨宾娜的态度和母亲对他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所以他几乎无法改变他的感受和行为。他们常为一些无聊的事情争吵,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真正在吵什么。这是因为,萨宾娜的心中也有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很少让父母满意,总感觉自己渺小,没有价值。麦克的愤怒让她内心的小孩感受到了屈辱和伤害,并因此变得十分激动。 从表面看,这是两个成人在为现在的小事争吵,但其实则是两个小孩在为过去的伤害买单。 摘自《给内心的小孩找个家》
李鹏程
感悟(象征:共鸣) 第一层:“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你认为不存在的,不一定······真的不存在。” 第二层:“他们是存在的,你看到了……可你不相信······外人看不到,便会害怕。如千万人沉睡,你睁开了眼,你是幸运的,也是悲哀的,因为你不相信自己所看的,因为你一旦相信,你会成为世间的不容······ 第三层:“千万人的苏醒,可你还在沉睡……是不愿醒来,亦或者·……你认为自己已经苏醒,什么是沉睡,什么又是苏醒,一切只是····…你看到的世界,别人······看不到。如同!命运,存在了顺从与反抗,如同人生,存在了快乐与悲伤,如同你我,我看到的,你看不到,你看到的,我······看不到。 第四层:“不去在意过去,何必在意未来,不去执着我是谁,又何必‘去思索谁是我·····。
赵莎莎
沉浸于不可改变的过去,还是抓住来得及行动的当下?选择寻求他人的认同,还是把评判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寄希望于不知道会不会降临的命中注定,还是自己主动创造命运?幸福也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外在世界的流言蜚语。 比智慧更难得的是勇气,即使没有盖世英雄,也可以一个人驾着七彩祥云周游世界,做生活的勇者!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