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很多所谓“心理问题”, 只不过是这个人内在有一份深深的需

郝荣
很多所谓“心理问题”, 只不过是这个人内在有一份深深的需求未被看见, 于是有一份生命力被锁住了。 为什么好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可以疗愈一个人? 因为在这份关系里,有人看见了你内在那份未被理解的需求, 当这份需求被看见,那份被卡死的生命力也就可以重新流动了。 很多人长期重复一个无效的、让自己痛苦的模式, 往往背后的深层意图就是:请你看看我。 “我看见你”的背后, 是“我接受你”、“我尊重你”和“我爱你”。 当对一个人报以足够的接受、尊重和爱的时候, 每个人都是他(她)生命的大师。 分享一段德国心理疗愈大师伯特·海灵格的话: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你开始看他了;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见他了。 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 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 也是生命和生命相遇了, 爱就发生了, 爱会开始在心之间流动。”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相关回答
王浩
心理动能不足的表现和相应处理办法 一般我把心理动能不足归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恐惧类,比如害怕巨大声音,比如怕见医生,症状会出冷汗心悸气短。还有社恐也是我下面单独列为一类 第二类是迷茫类。被强势或者权威的一方安排。而没有自己的决定权。就是对方本身气场就比你强,所以你和这些人在一起就觉得很有压力。总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或者被他们干扰。你也无法对他们说no。他们在你面前总是会表现出你无法辩驳的气势。他往往会被强势的一方说带节奏而陷入他们设置的场景之中,无法接纳自己。 第3类是拖延类,做事没有效率。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得到实施。 第4类涉社恐类。 第5类。负面情绪。没有同理心。很容易莫名的生气。容易逃避。容易冷战。 相应对策,第一第二类可以用到与非门之外的第三类状态。也就是门内状态/自由选择状态。这个后续我会专门介绍,咨询过我的学员应该很熟悉了。 第五类要学会催眠,催眠自己和对方,要能呆在看不清状态,接纳自己。 第三类和第二类有时候可以用一样办法,因为有些类似,但我建议更多的是行为疗法,就是不要停。 第四类,要能打开自己,变得open. 心理动能不足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其中也包括同性恋,当然也许有人不认为这有什么,我也同意。如何解决动能不足问题是见仁见智从我这就做一些上述抛砖引玉的动作吧。

林史桦
我们的很多习惯性模式,我们的情绪反应,甚至说,我们的人生轨迹,其实都源于我们内在的信念。 信念是想法酿成的果实,而想法一但成为信念,它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造就的,就是命运! 在阿诺·培顿在著作《拥有一切》中说:一个普通人的脑子里每天都有大约五万五千个想法,其中大多数是旧有的想法。许多想法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存在我们脑子里。你的脑袋就像一台可以永远录音的录音机,不断重复播放相同的想法。想法是信念的主要成分,如果想法是颗种子,把它种下,你得到的果实就是信念。 如果小时候你有一些不愉快的经验。比如爸爸答应要在某个周末带你去海洋公园,而当你满心欢喜的等到那一天的时候,爸爸却爽约了! 也许爸爸只是太忙,不得不放弃休假,也许爸爸是生病了,或者根本就忘了这件事。而在小孩子的世界里,爸爸的理由根本不重要,你就记得爸爸没有带自己去海洋公园。你感到非常失望。这时候你会产生一些想法来诠释你所经历的事。也许其中一个想法就是:“我的事对爸爸来说,是不重要的!”“爸爸是不爱我的!”,也许从这个想法又衍生出来另一个:“我是不重要的人”“没有人会爱我!”如果类似这样的经历一再发生,你一再的失望,那这些想法就会变成一种信念,让你相信自己真的“不重要,不值得被爱”。 如果这样的信念在你的脑袋里一再播放,过了几年,你就会认为这是事实,而且这个你自以为的“事实”是很难通过客观的验证来扭转的,就像我们所看到的,过去的创伤并不会随时间逝去,每个自我局限的信念,都来自过去的创伤。 当这些信念主导了我们的人生,我们该怎么办?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找出这些信念的根源所在,回顾过去,重新释义,重构这些创伤对自己的意义,同时释放情绪,转换信念,这样,我们或许可以摆脱这些自我局限的信念的束缚,开启新的人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