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处在低谷期时,很容易滋生一种「绝望感」,好像痛苦是无边

高雪梅
人处在低谷期时,很容易滋生一种「绝望感」,好像痛苦是无边无际的。 这种情况下,其实不必要着急振作起来,接受并允许自己目前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就是这样子,痛苦的、打不起精神的、疲倦的、灰暗的。 没有关系的,人生很长,给自己放个「假」吧。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许珂
C组: 以焦虑恐惧表现为特征 C1. 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表现出对细节、规矩、秩序的过分关注,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工作中,他们可能十分高效、值得信赖并且颇有计划性;在个人生活中,他们拒绝一切变化和意外事件,喜欢一些可预见的、高度程式化的生活,并倾向于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强迫型人格障碍不等于强迫症,但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却可能同时也是强迫症患者。强迫型人格特征如严责苛刻、完美主义和控制欲会使得强迫行为更难改变——因为外界的帮助和他人的干预都意味着完美幻觉的 C2.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特征是过度地依附他人、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并伴有与依附对象分离的恐惧。患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个体通常无法独立承担责任,一旦离开他人的支撑就会像是面临世界末日一样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将分崩离析。由于害怕失去对方,他们不仅不敢表达与对依附对象相左的意见,还可能对其惟命是从,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尊严、健康等代价满足对方的要求。 C3. 回避型人格障碍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因为害怕会被别人拒绝而存在社交退避行为。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常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能力不足,对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因此,他们一般倾向于回避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场合,除非能确定社交环境足够“安全”。此外,个体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是患上了人格障碍,但与他们走得很近的身边人可能会注意到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人格障碍患者同时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焦虑,或是陷入药物滥用的怪圈。虽然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问题在于患者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更遑论同意接受治疗。往往只有在病情严重恶化、情况危急的状态下,他们可能才会勉强同意就诊。好消息是,一旦进入治疗程序,大部分人格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模式都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干预(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获得改善。

冯红艳
接“不乱之恋”的来访感触 最近几天在线上碰到几起不论之恋,有儿媳妇讲述与公公的特殊关系的、有儿子讲述与母亲特殊关系的、有母亲讲述与儿子特殊关系的、还有姑爷和丈母娘特殊关系的。这样的特殊人群其实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如果建立信任后也会把内心压下的痛苦倾倒而出(当然,防御无时无刻不在)。 如果能建立信任关系一定要好好守护这些来访,也许你会是他世界上难得的光。 血缘关系越近其实越很难表达内心的苦楚,越沉溺其中其实也会在某个时刻更恨这种不能自拔、无法选择的状态,爱因为太过复杂纠缠不清,找不准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欲望、情感、理智是相互打架的,欲望的纠缠、情感的堵塞、理智知道这种关系与大环境的冲突,越是沉浸欲望越是被众多道德的枷锁束缚,世界会在这些无形的枷锁下限制的越来越小,压迫得让人无法呼吸。 我想任何人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环境里都是希望走出去的,而外界的每一句评判都可能是刀剑,带来的都会是伤害,不敢被人知道也不敢走出去。 与来访沟通的时候觉得来访缺的情感要么帮他们找到、要么给予,只要缺的东西补充上了来访也就会往前走了。情感好像是粮食,吃饱了才有力气往前探索。而瘾,不管是什么瘾,如果这个瘾带人坠入黑暗,萎缩在窄小的空间,那么瘾背后带来的伤害人都是有感受的,都会在某个时刻想要脱离,期待走上自己人生轨道,期待有人给予情感上的粮食。 也许咨询师提供的是一个带着阳光的空间,可以自由呼吸的情感流动的状态,有别于欲望,依然接受和爱来访的状态。 “希望每个人都被温柔以待,”很多时候是很难做到的,从我自身来看,我不一定都能做到理解,我无法做到佛那样的包容,我有自己的观点和人生态度。我能做到的是接受这样的来访,试着理解和走进。我头顶上悬着一根鞭子,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他的经历和不容易,需要被看到。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