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C组: 以焦虑恐惧表现为特征 C1. 强迫型人格障碍(O

许珂
C组: 以焦虑恐惧表现为特征 C1. 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表现出对细节、规矩、秩序的过分关注,有完美主义倾向。在工作中,他们可能十分高效、值得信赖并且颇有计划性;在个人生活中,他们拒绝一切变化和意外事件,喜欢一些可预见的、高度程式化的生活,并倾向于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强迫型人格障碍不等于强迫症,但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却可能同时也是强迫症患者。强迫型人格特征如严责苛刻、完美主义和控制欲会使得强迫行为更难改变——因为外界的帮助和他人的干预都意味着完美幻觉的 C2. 依赖型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的特征是过度地依附他人、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并伴有与依附对象分离的恐惧。患有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个体通常无法独立承担责任,一旦离开他人的支撑就会像是面临世界末日一样感到自己的生活即将分崩离析。由于害怕失去对方,他们不仅不敢表达与对依附对象相左的意见,还可能对其惟命是从,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尊严、健康等代价满足对方的要求。 C3. 回避型人格障碍 (Avoidant Personality Disorder) 患者因为害怕会被别人拒绝而存在社交退避行为。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可能常常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或能力不足,对负面评价非常敏感。因此,他们一般倾向于回避需要与人打交道的场合,除非能确定社交环境足够“安全”。此外,个体也许不会意识到自己是患上了人格障碍,但与他们走得很近的身边人可能会注意到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人格障碍患者同时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焦虑,或是陷入药物滥用的怪圈。虽然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但问题在于患者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更遑论同意接受治疗。往往只有在病情严重恶化、情况危急的状态下,他们可能才会勉强同意就诊。好消息是,一旦进入治疗程序,大部分人格障碍患者的不良心理、行为模式都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干预(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获得改善。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朱丽娜
家庭心理学家、家庭系统治疗的奠基者Murray Bowen提出了自我分化这个概念,指的是一种能够分辨感受和事实、情绪和理智,并将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自我分化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清晰的自我感,以及能够在外界压力下坚持自我。 高度自我分化的人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能够看清他人对自己的影响,不会把别人的感受当做自己的感受、按照他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不会仅仅因为他人不满意就改变自己的选择。相反,低自我分化的人在关系中常常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 一个极端是“情感融合”,与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过度纠缠。在这种状态下,在关系中没有边界,情绪无时无刻受到他人的影响。为了能保持“融合”的状态,人们往往会不敢提出和对方不同的看法,依靠取悦对方来保持一致,或者强迫他人和自己保持一致。 根据知乎提问的这位女生的描述,她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就很接近这种双方都低自我分化的情感融合。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低自我分化的另一个极端:“情感隔离”,即回避与对方建立联结的刻意疏离状态。 为家庭关系的过度纠缠而痛苦的人也可能会走向这个极端,决定「远离」消耗着自己的父母,否认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性,甚至会由于害怕在关系中被吞噬而进一步逃避与其他人的联结,以实现一种“伪独立”的状态。 这种被迫的「远离」不仅在亲密的家庭关系中非常困难,也很可能会在“靠近or远离”的挣扎下让双方的矛盾激化,陷入更深的纠缠。 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逃离了原生家庭,与父母不再联系,但那些被伤害的经验仍然存在于头脑中,以各种方式微妙地影响着余生的重大人生决策。 相比简单粗暴的「远离」,实现真正的自我分化才是更加有益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