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谷振强
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 ——卡尔·罗杰斯

1温暖
0回答
昝宇虹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郭朋雅
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一般有以下4个原因。 1.为了摆脱心理病理性症状带来的痛苦 记得一个患了抑郁症的女孩,一开始家人并没有把她的问题当一回事,觉得她只是想太多,太脆弱,一直拖延着没有去求助。 日积月累的抑郁情绪让她很难受,直到她用刀划破自己的手,家人才对重视了起来。在后来的咨询中,她说了一句话: “那时全身都好难受,但又不知道具体哪里难受,那些伤口的痛才能让我感到有确切难受的点。” 这句话也道出了很多患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的孩子之所以伤害自己的原因。当心理痛苦数倍于身体痛苦,无法释放,无法缓解时,身体的痛苦会替代心理的痛苦,就感觉不到那么痛了。 2. 为了惩罚自己,是调节自我情绪一种方式 咨询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出现自伤行为,爸妈带孩子来咨询。 当问及夫妻关系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事不重要,没问题,只要孩子好就行了。” 但在和孩子的咨询中发现,这对夫妻的关系很不融洽,孩子在家里很多次都隔门听到爸妈在争吵。每当听到父母吵架,他就会非常自责,觉得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爸妈才会总是吵架,妈妈才会总是哭。 这类孩子把本该是父母的问题,包揽到自己身上。他们把愤怒指向了自己,用自伤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缓解内心的混乱 、恐惧和内疚感。 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情绪调节办法,自伤也是他们用来调节情绪的一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3.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对人际关系进行一种控制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4岁的孩子因为反复自伤到医院诊断,医生诊断为轻度抑郁症后,开了药以减轻他的自伤行为。这个孩子知道以后马上冲出诊室,和父母谈条件,要求他们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否则他就不会吃药,还会继续拿刀片切自己。 当孩子知道自伤可以换来家人的关注、满足自己要求的时候,他就可能以此和他人谈条件,让父母妥协。 一旦这种行为总是获得预期的结果,那么自伤行为就会被反复强化,持续保留下来。 4. 受到同伴和网络的误导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认知、情绪、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伴之间容易互相影响,相互模仿。 有些孩子受网络文化,以及一些不良的同伴影响,会觉得自残是一件很酷,特别有胆的事情。他们往往会在事后拍照片发到社交平台上,向同伴展示自己鲜血淋淋的伤口,这样的展示会让他们获得一种心理满足。 除以上4个因素,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也可能和学习压力、童年期虐待、母亲的情感批评有关。

胡延超
未来的人会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迷恋于虚拟世界的人,第二种是欲望仍然在真实世界的人。 。从你每天起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你大脑里面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能够区分你是哪一种人。 沉迷虚拟世界的人起床之后,就打开电脑,打开手机,开始玩游戏了,同时吃着零食,或者点个外卖。 欲望仍在在真实世界的人睁开眼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我要去哪里,和谁见面,在哪里玩儿?在哪里喝茶?在哪里看风景?在哪里种花养草? 你肯定会问,有没有第三种人?其实是没有的。因为。即使一个玩游戏的人,偶尔可能会出去买个东西,但是他的精神世界仍然是投注在虚拟世界中的。 即使一个欲望在真实世界的人,偶尔也会玩电脑,用手机但是这些东西终究对他而言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那么这两种人又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 主要是早年经验,第二就是持续的成就感获得的路径。 如果一个小孩他的早年经验都是在现实世界中完成的,那么他的大脑习惯的工作路径,就会把现实世界作为他积极反馈,快乐反馈,幸福反馈的源泉。就像是如果我要想找幸福感,我一定会想着找一个风景好的地方去溜达,而不会选择找一款更好的游戏去沉迷。 第二,持续的成就感反馈环境,将会不断的把我们最终的精神世界的走向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如果你持续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正反馈,积极反馈,幸福反馈,包括你愿意和真实的人产生Touch,产生情绪,产生情感,那么你就会更愿意留在真实的世界。 相反,如果你成就感的反馈在现实生活中持续受挫,那么你就会一步一步的退出现实社会,进入到虚拟社会,在虚拟社会中寻找一切感知觉反馈系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