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比如有的人吵架,总是越吵越激动,越吵越来劲,自己根本控制

严松间
比如有的人吵架,总是越吵越激动,越吵越来劲,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悲伤起来也是一样,原本并不是多让人难过的事,但是慢慢地,悲伤开始滋生,人想得越来越多,最后掉入一个抑郁的怪圈。 
 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你的身体其实是既紧张又兴奋的,会不停释放让你感到悲伤或者愤怒的荷尔蒙。 于身体而言,这种释放有一种快感。 所以,如果你的情绪过于激动,让你没办法控制的时候,你就要当心了,因为这个时候它已经不是你的情绪了,而是一种操控你的能量和机制,可以把你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个时候,你就要想办法,让自己从情绪牢笼里解脱出来。 第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模式,看见你是如何喂养情绪的。 第二步,情绪升起的时候,试着往后退一步。想象自己看见面前的自己掉在情绪中发泄,你会看见自己的不自由,看见自己沉浸在情绪当中被情绪占领着。 第三步,当你产生观照以后,你可以深呼吸,然后开始释放:“我为什么要在这个状态下,我难道不能换一种方式来处理吗?” 做到上面这几步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已经窥见“如何掌控情绪”的诀窍了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凤琴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即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另一个是“内在小孩”,即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 “内在父母”一般是6岁前形成。一个健康的人,“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力量是动态平衡的。如果父母一直控制和强迫孩子,孩子的“内在父母”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内在小孩”就会越来越弱小。 人们印象中完全不记得自己小学以前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你是真的没有感觉吗?不是的。相比具体记忆,你会携带着0~6岁时愉悦的、痛苦的感觉记忆和被压抑的记忆,带着自己的“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度过你的一生。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重要创始人克莱因发现,所有婴儿在三个月前都处于偏执分裂期,他们认为好只能是好,坏只能是坏,好坏无法并存。 对没有自我照料能力的婴儿来讲,妈妈有两个:能及时满足婴儿需求,并与之有良好亲密的情感互动,便是好妈妈,相对健康的母婴共同体就建立起来了;忽略、无视婴儿的种种需求,看不到婴儿的情绪与情感,咒骂、肢体打婴儿,便是坏妈妈。 任何一个负性刺激都会导致婴儿可怕的无助,尤其当妈妈攻击婴儿时,憎恨之情、弑母之心自然而然会产生。 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有健全自我的人,毕竟是少数。很多人把关系当成自我,当关系破裂,对方或我应当不复存在。那些令人发指的新闻屡屡发生,原因就在这里。 当你在意识到这类情绪发生的时候,静下来反观现象看本质,认识情绪的根源,必要时及时寻求咨询师帮助疏导。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