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部分人生活在一种抗拒不接纳的状态里,在一种求而不得后无

徐小慧
一部分人生活在一种抗拒不接纳的状态里,在一种求而不得后无比抗拒现实,无法接纳现状的痛苦里走不出来。 时时刻刻不是处在对过去的报怨就是处在一种想要未来寻求拯救的时间里面,无法和当下和解,或者享受当下。这仿佛是生命的主旋律。一直在这个漩涡中循环往复。 我有一点体会就是不要活的太认真,不要觉得我就是认真的人,我就是好人等等,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外界的评价无我无关,那是他们的认知。生命本来就是用来体验的,如果没有探索和整合是违背人性的,没有过去的失败,纠结,内耗怎么会有后来强大的内心呢? 我想到了普通人认为在人间就是来受苦的,认真的活着,去忍受,去坚持。而电视剧里的神仙是什么样的呢,他们首先在认知上就超过了我们,他们是来玩的,是来历劫的,所以不要活的太认真,人生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接受变化,去创造,才是对我本具足最好的诠释。你可以暴躁,可以无赖,可以是大女主,也可以是小宝宝,你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你。 再多的学习,如果自己不去闻、思、修,不去行动,永远不会成长,毕竟道理拯救不了人生,行动才是。所有的答案都是经由自己做出选择 。今天听到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所有大张旗鼓的离开都是等待挽回,所有下定决心的离开都是悄悄的转身而去” 那个完结是自己在心里做,不是非要去告诉对方。所以如果决定了就去做吧,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人的成长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我们会经历自我否定、瓦解,然后重建,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又会在这个阶层上进行自我瓦解、否定、打碎了再重新走。人的成长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的更高。就像蝉要退皮是痛苦的,人也一样,所以有一个阶段会自我怀疑,不是坏事,也有可能是大进若退。

1温暖
1回答
徐小慧
温暖了
评论
相关回答
吴莲英
在精神分析学中母亲称为“客体”,称为“爱的客体” 克莱茵在保持了弗洛伊德母亲是孩子的客体的同时,进一步指出孩子主体与母亲客体的关系是更为基础重要的关系。她提出了“好母亲”与“坏母亲”,“好客体”与“坏客体”的相互对立的一系列的概念。从而在根本上突破了弗洛伊德的母亲仅仅是爱的客体,母亲始终是好客体的观点。 克莱茵认为母亲乳房的好坏与母亲的好坏都不是母亲本人的好坏,而是孩子所感知到的母亲乳房与母亲的好坏。孩子的这种关于母亲好坏的感知与实际上的外部的母亲本人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好客体”与“坏客体”基本上是孩子对母亲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母亲的客观现实。 那么一个外部的客观的母亲究竟如何,温尼科特提出了“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既孩子对母亲的主观感受才与外在的,客观的母亲的行为联系起来,因而母亲应该尽量做“足够好的母亲”,尽量避免成为“足够坏”的母亲。 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的提出是相当重要。 当弗洛伊德将母亲命名为客体时,母亲是一个被动的客体,是一个被孩子所爱的客体,。 克莱茵继承与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母亲不仅仅是被爱的客体,还是被孩子所恨的客体。 温尼科特的“足够好的母亲”的概念的提出之后,母亲才从一个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起着决定性的作 随着精神分析进程拉康发展出镜像理论。在六个月至十八个月的孩子主体通过对自己在镜子中的整体形象的认同来形成一个虚构的、混淆不清的形象。需要父亲实施符号性的阉割才能够使孩子形成自己的符号性主体。 孩子主体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分为两类: 一类即是溺爱孩子的母亲,是不讲原则的母亲,不愿意对孩子说“不”的母亲。 另一类是不足够好,是虐待的母亲,是抑郁的母亲。 值得一提的就是临床中母亲往往同时兼具有这样两类极端母亲的特征,虐待孩子与溺爱孩子,没有给予足够的爱与给予爱又太多;因而孩子也往往同时具有上面所说的两种症状 “法无定法”在其具体的精神分析的层面如何去干预,,即取决于精神分析初始阶段评估也需要根据临床分析推动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刘金晶
一句话,因为咨询师没有那么的爱你,对你没有那么多的需求和欲望。而这,却是亲人朋友之类的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至亲,才会那么关心你过的好不好。如果在他们的想象里,但凡你有可能过得艰难,但凡遇到点什么困难,他们都恨不得自己上手来帮你解决,然后把自己化成直梯,直接把你送到幸福、开心的目的地。 只有咨询师,才会如此的允许你做自己。咨询师对你没有欲望,除了明码标价的费用,除了对你的好奇,为什么这么想,你的感受从何而来等,没有任何其他欲望。 你不想说话?可以。 你就想像具死尸一样躺着?可以。 你想骂我?可以。 你想起来动动了?可以。 你又想躺了?可以。 你想抛弃我?也可以。 咨询师只有做到了这样,才是真正的待在了咨询师的位置上。在咨询师这里,你会感受到完全自己做主的自由,与恐惧。而亲朋好友,永远也做不到对你的苦、对你的难视而不见,对你的恐惧视而不见,他们会扑上来,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把那些苦和难挡在外面,也挡住了你长出自己的盔甲。 如果咨询师对来访生出了像对待至亲一样的情感,关心则乱,那么咨询师就失去了自己的角色和位置,需要寻求督导和体验的帮助了。如果一直过不去,那很可能,这个咨询师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了。 而哪怕是咨询师,在面对自己的至亲的时候,也是无法做到向对待来访一样对待自己的亲人的。会着急,会焦虑,会发火,也会明知道是徒劳还是会忍不住的一遍遍的唠叨、叮嘱,虽然清醒,虽然有觉察,但也没有任何卵用,顶多事后安慰自己,那我接纳自己就是这样子的子女、伴侣、父母、兄弟姐妹,他们也承受着吧,谁让他们摊上我这样的子女、伴侣、父母、兄弟姐妹呢。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