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难道空心病就真的是无解的吗?当然不是! 充满动力满怀追求

赵莎莎
难道空心病就真的是无解的吗?当然不是! 充满动力满怀追求动机和激情驱动了我们对生活的渴望 ,如果实在没有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和目标,可以主动地创造一些,哪怕当下没那么感兴趣,至少可以获得方向感,在完成的过程里感受意义。发展社会关系,尤其是寻找 “同频” 的人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并保持关系,是一种培养意义感的有效方法, 还指出,与一群志趣相投的人相处,分享自己的热情,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意义的生成和深化。增加和增强具有归属感的关系专注于 “让自己感觉像自己”的关系 ,比如和父母相处,以及交往那些可以让你自由表达的、支持你的朋友,这些都可以帮我们获得归属感和支持感。 训练对生活的掌控力一方面,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简单的计划,通过严格的执行和自律,提升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另一方面,你可以主动触发一些 “失控” 环节,当我们可以处理生活中的失控时,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会提高。你不会再畏惧和迷茫,因为你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和改变,也就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关注细节,练习正念或许生活很多时候都是一成不变的,但这所谓的不变,只是你看到一个大概的框架。当你细致入微地沉浸到每一个细节当中,用正念的方式去体会每一口食物、感受每一束阳光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流动性,会从这些互动中感受到意义。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十分喜欢的一句话:“真正杀死一个人的不是找不到活着的意义,而是要么放弃寻找有意义的生活,要么将自己囚禁于“意义”这件事里,却忘了切身感受生活当中、“意义”之外的一点一滴。” 备注:文章出自徐凯文老师的空心病。

2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弓强则折,水满则溢,月明则亏。留一隙,正是给事物的发展留下了完美的余地。木工活的缝隙由时间来填满,不需提前拥塞以致日后胀裂。留下适当的缝隙,自会有花从中开放,让人生和时代都拥有恰如其分的美好。   留隙,是为人与人之间留下余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真正的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绝不是紧咬不放步步相逼。纵使对方有过,纵使是阶下囚,也要留下一点余地、一线生机。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这一线宽容不只是化干戈为玉帛,更是为自己留下蓄势再进的空间。关羽身陷曹营,曹操未逼未杀,曹操败走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没有留隙之君子德,又何来英雄相惜之美名传呢?   刘墉说过:“话至七分,酒至微醺;笔墨疏宕,言辞婉约;古朴残破,含着蕴藉。”便是不全而美的最高境界。诚哉斯言,话不说满事不做绝是留隙,适可而止恰如其分也是留隙。哪有光鲜亮丽到毫无一瑕的人生?哪有一切都能抓得住的命运?若不肯放手,不肯留隙,把生活填得满满当当,生命之光也会被拒之门外。   正如大权在握的重臣,位极人臣而觊觎皇位,大都引来杀身之祸。什么都不肯放手,反而什么都难留;一隙不疏漏,反而失去所有。潇洒如陶朱公,知足常乐,“霸越功高早退休,五湖浪迹住扁舟”,便是为自己留隙,作别官场,无名利虚荣之满,却有那缝隙中的淡泊自如,自由不羁之美名。   在自我的实现中,真正的精神独立与自由亦是给生命留隙的结果。日日庸碌,耳乱于丝竹,形劳于案牍,无息无止,拱裂为终。整日劳碌,不见皓月当空,不见当年诗酒慕清风。留隙不只是让自己有一个在忙碌中放松身心的机会,更是让自己能沉静如松涛般,在丰腴腻人的生活外静观自己灵魂的憩息。匆匆步履,不能挤走我们“仰观头顶星空,俯察内心道德定律”的心灵旷野。   留隙待花从中开,隙中自有万水千山。不必疑虑,有隙的空绝非失去,无隙的满才是遗憾。许是一瞬,许是经年,隙既已留,花自会开。

蔡善根
三种思维与心态,往往决定您是否走出自己的困境 有时我们在自己人生困境中迟迟走不出来,并不是当下发生的事情,而是与我们的心态与思维息息相关。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人生中把我们拖入人生困境的是我们所思所想,因为我们狭隘的思维,会让我们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与动力,一直消耗我们的激情与动力,直到毁灭自己的人生。 第一、陷入绝对化思维,习惯性说,“总是” 每次遇到问题或者不幸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下意识的告诉自己,为什么那个倒霉的人总是我们自己,我们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而习惯性说总是的人,喜欢用绝对化的概念来总结自己的经历。比如自己遇到不好的男人,然后就推倒为这个世界没有好男人。 当我们怀有悲观的希望去面对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解除自己的困境,反而会让我们陷入到这种自证预言中去,因为我们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运气和好的人。而要改变现状,我们从现状开始就要重新塑造自己的说话方式。 不要习惯性说总是,我们可以说偶尔,比如遇到不好的男人,我们说我们偶尔可能会遇到一个渣男,但是并不代表我一直会遇到渣男,我相信自己可以遇到更好的男人。 当你发自内心改变自己说话的方式,你看待问题也会更客观,从而走出自己人生困境,重新塑造自己的幸福。 第二、陷入习得性无助,不相信自己 人的自信非常重要,自信是我们得以掌控自己的关键。但是许多人可能在人生成长与经历中,慢慢信心对散失殆尽,他们变得不再相信自己,从而迷失自我。 当我们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就是最痛苦与迷茫的时候。我们就像一艘失去舵手的船,在海洋中随风飘荡,这是非常危险的。 无论生活发生什么,我们首先要找回自己的自信心,学会相信自己,就需要破除内在的习得性无助。 何谓习得性无助,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定律,讲述的是一个人一旦被人打击多了,或者失败多了,就会陷入到自卑自怜的状态。 而要走出这种无助,我们必须找到自己自信的根基,并且学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一件事,这是找到自己内心定力重要方法,也是挽回我们信心的关键。 当我们能够回归到内心,看到自己内心力量的时候,你就慢慢拥有了自信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即使你在海洋中遇到再大风浪也不怕,因为你已经能够找回自己人生定力与主动权。 第三,做出过度的牺牲,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从心理学上来说,我们首先要承认自私与爱自己的重要性。有时候我们陷入自己人生困境,被别人过度索取,而不懂得拒绝,是我们默认允许别人这样做的,我们从内心可能认为别人的幸福要由我们自己成全。 比如有些人为了做一个好人,不断牺牲自己的感受,这种牺牲,却让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存在,仿佛一切都是为别人活着,失去自我的感受与牺牲,只会让我们越来越疲惫与不堪,更找不到人生存在的意义。 所以无论曾经的你有多好,首先要恢复与承认自己的感受,对身边过度索取的人说不,这样才能夺回你的主动权。 前不久有一个人跟我留言,自己的父母逼着她让她给钱为弟弟买房,并且以亲情断绝的名义威胁她,而她在这种亲情的绑架下,非常的难受。 而我的建议就是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无论关系多么亲密,我们都要学会拒绝,这样你才会知道自己也很重要。 有时我们的过度牺牲并不一定会换回别人的尊重,反而会让他人理所当然。而你的适当拒绝,就是告诉对方,你的感受也是重要的。 我们人生中的每个困境都是提醒我们,有时让我们陷入困境并不是当下的事情,而是你的思维与心态,当你转换思维与心态的时候,你就会豁然开朗,用自己的智慧去掌握个人的幸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