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一个人的能量总体是一定的,当把太多能量用在“面子”上时,

冯二玲
一个人的能量总体是一定的,当把太多能量用在“面子”上时,“里子”里的能量自然就少了。

1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何文
心理学教材上有两个名词——“内归因”和“外归因”。 内归因和外归因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如果我犯了错误,然后说我犯错误是因为我自己的过失,这就是内归因的一个例子; 如果我犯了错误,然后说我犯错误是因为外界环境对我要求太苛刻了,这就是外归因的一个例子。 那么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多采取内归因还是外归因呢?我认为在不同的情境和事件中我们要采取的归因方式应是不一样的哦!(当然这只是我自己个人看法而已哦,但是我们要发展出一些心理的适应能力,这是没有错的)。 —————————— 下面图片里的图2这个研究文献非常有意思啊: “高阶层者过多强调个人能力、努力对财富的影响,而忽略了外部环境的作用,源自一种精英的傲慢”——这句话可不可以解读为:某些看似高大上的人物成功了,就把自己的成功,过多地归功于自己这个人非常有能力也非常努力,却忽略了自己成长为现在这个人,并不仅仅因为自己?(我其实知道我是不能这样解读的,我还没有做研究证明这个。) 但是多嘱咐一句哦,一个人自己如果完全、彻底地躺平了,那是肯定不会高大上的哦。 —————————— 但是下面图片里的图3这个研究文献也非常有意思: 图3这个研究文献除了说明社会权利高的人倾向于内归因之外,还说了“社会权利和社会阶级之间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 是不是觉得信息量很大? 最后留一个互动小问题:你认为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先生”是相对更擅长内归因,还是外归因呢?为什么他是内归因或外归因呢?

张建娥
镜子一:不是去要求,而是向内求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见自己本身的问题。虽然这种盲目现象很容易理解——正因为我们看不见,问题才是问题。然而问题也出在这里,当问题发生时,我们总习惯把手指向别人,却忘了看向自己。 他为什么这样对你说话,那是他的问题,为什么他用那种态度,那是他的事,谁知道他在想什么。但为什么你会那么在意?为什么你会觉得受伤?为什么你会那么生气?这个问题出在你,那才是你要关心的。 闭起眼睛,向自己内心探寻。把那个指责你的人忘掉,不要去想,不论别人做了什么都要将它忘掉,只要深入你自己。你将发现你内在的伤口。每当你觉得受到伤害,要记住,那是因为你有一个伤口。就因为你有一个,甚至很多个伤口,所以只要别人不经意地触碰,你就敏感地又叫又跳。你的痛苦,不是因为别人的错误,他们或许做了某些事,但那是他们的事,除非你身上有伤口,否则不论他们撒盐、洒水,甚至随便触碰,你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经营关系永远应该在自己的身上着力,要别人为你负责,等于是在“求人”,你成了奴隶,这样迟早会被牵着鼻子走。要想成为主人,一个人必须了解到:“不论什么事发生在我身上,我都必须无条件地完全负责。”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沮丧,因为你无法再在别人身上找到答案,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下去,继续“向内求”,把指向别人的手转过来指向自己,把对别人的要求转变成对自己的要求,很快的,你就能活出了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