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会默以为内归因是高尚的,而外归因

宗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会默以为内归因是高尚的,而外归因是可耻的。 遇事不顺,就一个劲地把过错揽在自己头上,其实是过分去追求清白感,或是道德上的优越感,两者均不利于成长。 而当一个人把失败归结到外界,容易被旁人联想到逃避责任,所以大家为了谴责逃避行为,于是连带谴责了外归因本身。  而这需要分开来看,外归因和摆烂是两件独立的事情,并非因果关系。  适当的外归因,可以带来2个好处:  1. 接纳自身不足,遵从成长的节奏。 就像心理学经常谈论原生家庭,一些读者会对此反感,觉得:看,你们又在责怪父母! 其实不是,当我们越是看到原生家庭的不足,目的是更加理解和包容自己。   2. 重新看到人的价值。 在后现代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念: 在很艰难的情况里,每一个人都已经是尽全力了。 当完全以内归因的角度去看人,我们容易轻视自己、也会轻视别人——活得不好都是咎由自取的。 而后现代的理念则提醒我们——那些看似表现平平的人和事,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有时候的外归因并不是为了甩锅,而是给自己多一些接纳自己的机会。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相关回答
王胜
前不久,国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堪称史上最严格的游戏禁令,然而真的就能帮到孩子们吗? 现实中存在很多的悖论,最常见的现象是,随着5G数字化的高歌猛进,我们的生活发生诸多变化,工作,生活,学习,社交,娱乐诸多方面已经离不开手机,学生面临同样的境遇,这本身就给监管带来了难度。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手机上,使得家庭的氛围,缺少感情的交流,孩子感到缺少关心呵护,自然会将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机的娱乐上,成为日后的伏笔。这样的孩子,往往在人际交往能力上会有欠缺,也更容易沉迷在游戏中。另外,虽然时代有了飞跃的发展,有些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唯学习论的束缚之下,当下的业态淘汰更迭率很高,对复杂的应对力越来越高,也意味着要更好的关注孩子好奇敏锐度的培养,而不是只关注单一的学习成绩,使得孩子缺失了获得成长动力。还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少挫折教育,无法帮助孩子形成愈挫愈勇的动力,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在遇到挫折无法面对时而逃避到游戏当中的动力。游戏是本就是孩子们社交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化,游戏的形式也演化到了现在以手机游戏为主的状态,而未成年人的自控能力也确实比较缺乏,所以要求家长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帮助孩子形成适度的自控力,所以一方面要既要有足够的耐心,也要有足够的毅力以身作则,尊重孩子,共同完成避免沉迷游戏的努力。 从综合的统计资料来看,对抗孤独,焦虑,回避挫折是重要的诱因,如果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围,可以有效的预防沉迷手机游戏。 当然,如果发现孩子长时间的玩手机游戏,家长首先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先耐心的观察,挑选适当的机会,与孩子交流进行了解,最好不要情绪化的表现,给沟通带来阻碍。如果发现是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向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求助,寻得最佳的解决策略。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