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对于焦虑,对未来的有隐忧的来访。 第一,我们要在工作中能

胡延超
对于焦虑,对未来的有隐忧的来访。 第一,我们要在工作中能够澄清当事人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一些隐忧,进行潜意识意识化,让他可以通过监控自己的认知,做出了一种什么样的评价,对焦虑和负性情绪产生一种治疗价值。 第二,作用于负性情绪的掌控。我们通过在心理咨询中用不管是语言技术还是非语言技术的方法,增强当事人对于自己将要处理的未来焦虑情绪的掌控感! 掌控感也是一个治愈因子!

2温暖
0回答
ZOE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和钰蓉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原生家庭会导致一系列的性格问题,但是只是知道原因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要知道原生家庭究竟我带来了怎样的行为模式才能解决问题。 通常在这种所谓的人生剧本里,三大要素分别就是:一段自我压迫的声音,一个内在的小孩,还有就是她在童年时代的一种方式就能做。拿诺拉举例,那个自我压迫的声音会在童年时期形成,然后时时刻刻的萦绕在童年的脑子里,告诉她“没有人会喜欢你”,“你没有朋友”“没有圈子接纳你”。当然,这些负面的声音也有可能来自于童年时候的老师、朋友,甚至父母,这些声音都被称为是内在审判者。它在我们还没有形成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的时候,就已经先入为主,侵占了我们意识,然后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子里。这就像一个操作系统里Bug,时不时就跳出来兴风作浪。当然只是所谓的自我压迫的声音还不至于让我们时常崩溃,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底层的系统还是相对稳定运行正常的,直到我们凑齐了第二个要素也就是那个内在小孩儿,我们进入到了一种脆弱的状态,然后就走到了错误模式里,就像诺拉,因为自己碰到了听不懂的笑话,于是她就瞬间把自己拉回到了曾经那个被排挤被孤立的那个受伤的小孩的状态里,所以她才脱离了理智的控制,出现了一系列在童年时期的一个应对方式里。 这些应对方式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最早提出来的叫做“自我保护”的机制,例如说压抑、升华、替代、期待、顺从、回避、投射、理智化等等,比如有人善于处理冲突,害怕负面评价,担心周围的人会不高兴,于是用顺从的方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就是讨好型人格。再比如说,有些没钱的人会通过伪装自己的朋友圈来证明自己很有钱。有些不聪明的人会通过宣称自己是天才来假装自己很聪明,有些没有什么吸引力的人会假装自己是个万人迷来证明自己有魅力,这些都叫做过度补偿。 我们之所以会不断的重复错误的、不断的掉进自己童年时期设定的人生剧本里,就是因为这三大要素凑齐了,在与童年相似的场景里自我压迫的时候,就会唤醒我们内心的那个脆弱的小孩,然后开始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方式去解决情绪。所以要搞清楚我们童年剧本的是什么,要彻底解决我们错误的模式,就必须要好好的分析一下这三大要素,这个内在的审判者都说了什么,是不是理智的?我们内在的那个小孩究竟是受的什么伤?他当时是有什么场景,最重要的是我们当时采用的方式究竟是什么?是回避、顺从,替代、投射,还是说过度补偿?在此之前你的命运只能让童年脚本决定。

张晓丽
有些子人格是内化生活中的他人产生的。例如,孩子会内化父母,在内心形成和父母很相似的子人格。 有些子人格明显是由于内化的过程而产生的。例如,许多人都有和自己的父亲或母亲的主导性格很类似的子人格。有的人干脆把这些子人格的名字叫作“父亲”“母亲”。曾有某来访者的子人格中,有一个子人格叫作“父亲”。他50多岁,但是看上去像45岁。 他的性格是:内向、事业心强、艺术气质、要求严格,喜欢正派的人,喜欢艺术,不喜欢歪门邪道。还有一个子人格叫作“母亲”,50多岁,但是看上去也像45岁,她穿一身暗红色套装;性格很要强。来访者自己也很清楚地发现,这两个子人格就是现实中她的父母的化身。 精神分析心理学明确地指出,出于某种动机,儿童会把父母的性格特点内化,这也就是超我的形成机制,内化了的父母可以形成超我。发展心理学也都描述过这个过程。 这些子人格仿佛是一个父母的翻版,在子女的脑子中存在着,他就是父母的教育和影响的化身。从发现中可以知道,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并不是一些静止的教条,不像子女脑子里存储的一些语句;相反,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子人格。举例说,一个母亲教育孩子:“做人一定要谦虚”,这影响了她的儿子。在儿子长大后,做了一件很得意的事情。他很想夸耀一下自己,这时,脑子中会有一个声音响起来:“做人一定要谦虚”。如果他不顾这个声音,还是自吹自擂了一番,他的脑子中会有一个声音批评他:“你怎么这样不谦虚?”从而使他产生内疚感。假如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只是一些存储在脑子里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不会主动地发出声音的。而实际上,发出声音的是“母亲”的子人格。因为她是一个子人格,所以她才可以随时注意并监视着他,随时告诉他不要骄傲。而在他骄傲的时候,这个子人格也可以随时批评他。她会和他辩论,会使用种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会随机应变找机会控制他……就仿佛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活在他心中的人。 即使子女离开了父母,甚至父母已经去世,这个“心中的父母子人格”还是像父母一样和他交流,有时赞扬他,有时批评他,有时鼓励他,有时欺骗他。 这个父母当然未必和真实的父母完全一样,他(她)代表的只是在子女心中的父母形象。 假如这个父母子人格是一个爱子女的父母,则子女可以从这个子人格中得到爱,得到关怀。这个子女将是幸运的人,因为不论遇到怎样的情况,他(她)随时有一个爱他(她)的父母陪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