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是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需要保持自己与照看者之间的身体近亲(即依恋对象的“可获得性“,不仅是身体的可接触性,而且也是情绪上的反应性),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能活下来。
1向依恋对象哭泣、粘缠、呼唤,还有爬向他们,这些都是年幼儿童为了建立安全的亲近性,表现出的与生俱来的技能。
2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而使用。那些短暂离开母亲去进行探险的婴儿和幼儿,总是会回到母亲身边待上片刻“加加油”,从而让他们自己开始下一轮的探索活动。
3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的时候逃向此处。当人类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不是要寻找一个地方(比如地洞)来确保安全,而是寻找一个比自己“更强壮/或更智慧”得人的陪伴,从而获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