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生活观察:有的人沟通,不超过2句,就开始论证“自己是对的
关宏
生活观察:有的人沟通,不超过2句,就开始论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自己是好的,对方是坏的”。聚焦并坚持“对错好坏”的沟通,本身就是一种对人对己的伤害或暴力。日常沟通中很多的“对错”不是一件事的本质,只是不同的需求、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经验、不同的标准、不同的参照物、不同的信念对这件事解读的结果。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杨宝英
夫妻发生矛盾和冲突后,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反省,通过反省觉察到自己的过错之时,一种求和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并会主动向对方发出一系列试探的和解信号。这时另一方要不失时机的找对方谈谈,僵局就会打破,关系就会重新热起来。因此,要善于捕捉对方发出的求和信息。否则的话,对方一旦认为求和试探失败,和解的愿望就会顿消,误解将会转化为敌意,将会出现严重对抗的局面。说话的艺术贵在把握好时机,时机对才能好办事,时机不对时,不要急于开口,要耐心等待时机,切记好机会不可让它溜走。
郝荣
童年时,我曾进入到北京隆福寺的毗卢殿,仰望过那精妙绝伦的藻井,一瞬间,也曾闪过念头,那就是下次再进去时,要把家里那只手电筒拿来,好看得更真切一点。但后来我再不曾进去过。到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整个隆福寺,包括那毗卢殿,那奇妙的藻井,那毗卢大佛,那两侧殿壁上的天龙八部,统统陨灭,没留下一丝遗痕,“下次再去”,往哪里去? 关于隆福寺藻井无比珍贵的知识,是父亲传授给我的。我在青春躁动期,对父亲时有敌意,有次,父子冲突起来,竟不是父亲打了我,而是我给了父亲一拳。那回究竟是为什么而冲突,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只记得,当晚我就悔恨不已,决定第二天一早就跟父亲认错道歉,但第二天我从床上爬起,父亲却早已去上班,我就对自己说,下次吧,下次如果再犯下这种错误,一定及时认错道歉。以后的几天,我咬紧牙关,见到父亲只低头吃饭,或做功课,不去跟他眼光接触。母亲当然一直在责备我,但也没有强迫我认错。时过境迁,我们父子间仿佛都把这件事忘记了。长大后,我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每次探亲见到父亲,我总会在某种情境下,忽然忆起那次的大不孝,想弥补性地认错道歉,那样的语句已经涌到喉头,却又觉得当时父亲正慈爱地跟我闲聊,他那脸上的皱纹,更像是织成的蛛网了,重提旧事似乎并不得体,下次吧,下次再见到父亲一定要把这多年的欠债彻底偿清!但并没有那样的“下一次”,忽然哥哥从四川打来长途电话,告诉我父亲突发脑溢血,不治仙去。 关于隆福寺,关于毗卢殿藻井,关于殿壁上的天龙八部,关于童年时期我的荒唐,还有当年的父亲和母亲,邻居和同窗,我都作为素材,写进了长篇小说《四牌楼》里,这是我这么个卑微的写作者,一生所能写出的,自己觉得不枉来到这个世界,不枉执笔成文,不枉印出书来流布,那么一个自珍的敝帚。这本书里集中了这些素材的那一章《蓝夜叉》,2005年春天出了法文本。2000年我曾为这个法文本,在巴黎跟译者戴鹤白和出版者安博兰进行过很认真很详细的讨论,那回还趁机去游览了法国周边几个国家,我特别喜欢卢森堡的峡谷风景,站在那跨越峡谷的长桥上,美得润眼熏心的山林古堡仿佛在劝我留下别走,我对自己说,下次还要来这里,一定的!但几年过去,年岁已逾花甲,最近我把历年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拣出好的,扫描进电脑储存起来,国内国外,许多美景值得流连,但真的要“下次再见”吗?扪心自问,从经济上考虑,特别是从余生有限考
那晓旭
心是个口袋,什么都不装时叫心灵,多装时叫心计,装更多时叫心机,装得太多就叫心事。我们常常执着于眼前的功利,执着于生活的琐事,结果迷失自己,不堪重负。其实,真正能放下的人,才懂得生活,也会活得更洒脱。
张凤琴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理想的家庭? 米纽庆说:“从来没有没有真正理想的家庭。所谓理想的家庭,就是有修复能力的家庭。” 理想的亲密关系,就是有修复力的亲密关系。 就是在关系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有能力修复这段关系。 愿你能找到属于你的亲密关系,创造属于你的幸福。
那晓旭
如果我们养两个孩子其实我们的目标是收获两个自信的孩子而不是让一个孩子的自信建立在另一个孩子的自卑上 因为自信的建立 根本就不是通过攀比和对比
郭佳丽
当别人找我的时候,我甚至都会觉得,别人的事情和我的事情一样重要,于是本能上想投入同样的精力与时间,这导致我很容易被分心,于是我要靠头脑的管理,才能保护自己少去卷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生命有限,时间有限,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时间的因素,不仅是要在自己在意的事情上持续投入,以去建立深度关系,也要远离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当人在一些方面活在思维中时,就需要用这些道理去管理自己,但如果你真切地活在体验之中,这些道理你会自动地使用,而根本不需要学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