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1,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2,成人自

胡周琴
1,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2,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3,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4,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不断地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 5,当你有恐惧感时,焦虑的念头就会跑到你的意识层面,让你没办法放松。 6,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7,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8,人们太容易让重要的事件就这么过去,忘记关注或为它们庆祝,也许是因为我们通常都只在事后才明白它们有多重要。 9,要继续成长和完善就得有目标,而要实现目标就必须好好工作。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3温暖
0回答
于敏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336天 知彼知己 知天知地 一位20多岁的女孩,从小与母亲关系紧张、冲突不断。求完美而又情绪化的母亲,常常将她贬低得一无是处,所以女孩进入职场后,一方面谨小慎微、察言观色、唯恐自己哪里出错,另一方面,却又常常无故拖延、再简单的任务也要等领导一催再催才勉强完成。经过多次常规咨询,女孩渐渐明白了自己是如何掉入“自我应验预言”里的——母亲的否定也成了她的自我否定,认为“无论我怎么努力,周围人早晚都会发现:我就是一无是处”,所以,行为也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加以应验。 接下来,咨询进入到练习阶段时,我带她走出了咨询室,在花园里缓步行走,边走边看天看地。我先请她抬头看天空里的云,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朵,然后俯视地上的自己,跟自己对话。变成云朵的她对自己说:“我看见你了,你是一个很想要证明自己没那么糟糕的女孩,但你又觉得周围人都在看着你、否定你,其实你周围的人都在忙他们自己的事,没有人在关注你呢。”接着,我又请她低头看地面铺成小路的石子,选一颗自己认为完美的石子,然后踩在上面变成它,继续跟自己对话。“石子”说:“你努力想要完美,但其实你跟周围其他的石子没什么不一样,你们都是这条路的组成部分而已。你完不完美,都没有关系,在这里做你自己就挺好了。” 这样的对话练习,我请女孩每天做一次,坚持一个星期。一个星期里,女孩跟太阳、月亮、大树、小草以及草丛里的小猫分别对过了话,并且记下了其中的启发。现在的她,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终于活得自由些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关注自己,可以看见周围的世界了。这个世界其实还挺可爱的!” 世界的可爱,需要我们敞开心灵才能看见和感知;而看见和感知到世界的可爱,我们的心灵也才能像花一样、自由开放,跳脱出过往经验带给我们的恐惧、焦虑、评判、攻击以及认知的局限,最终,成为我们自己。 成为自己的那一天,你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天人合一”。

张凤琴
刻板印象通常比一个人的真面目更能取信于人。 ~~阿尔贝·加缪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是指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视事物的个体差异。 也是由社会按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分类而形成的固定印象。 刻板印象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不用探索信息,迅速洞悉概况,节省时间与精力,但是往往可能会形成偏见,忽略个体差异性,人们往往把某个具体的人或事看作是某类人或事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或事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或事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若不及时纠正进一步发展或可扭曲为歧视。 实证验证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个人的照片分别给两组被试看,照片的特征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翘。向两组被试分别介绍情况,给甲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个罪犯”;给乙组介绍情况时说“此人是位著名学者”,然后,请两组被试分别对此人的照片特征进行评价。 评价的结果,甲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翘反映着其顽固不化的性格;乙组被试认为:此人眼睛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翘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为什么两组被试对同一照片的面部特征所做出的评价竟有如此大的差异?原因很简单,人们对社会各类的人有着一定的定型认知。把他当罪犯来看时,自然就把其眼睛、下巴的特征归类为凶狠、狡猾和顽固不化,而把他当学者来看时,便把相同的特征归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坚韧性。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如“削足适履”的郑人,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自然也就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