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胡思乱想,特别是在睡觉前做自我反思。例

李有军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胡思乱想,特别是在睡觉前做自我反思。例如,我觉得白天的时候,哪句话说错了;哪个手势容易让人误会;别人生气、讨厌我了怎么办?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失误等等,想着想着就开始责怪自己、羞愧不已,而且想得脑子愈发清醒。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个体自我意识过高的结果,由于过度关注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所以认为身边的人也会关注这些,从而在心里否定自己,也会因此觉得自己没能力,总觉得:我不行,我不可以。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对自我行为的焦虑,也会越来越喜欢胡思乱想。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张凤琴
自我就像大海上飘浮着的一条小船,又像一座沉落在海底却只露出海平面的冰山一角。有时他自然地前行,有时又被大海中的风浪影响着颠簸、退行、原地打转甚至面临沉船、被海水裹携着不知要被带到哪里。 他不知道这海底的冰山都连接着自己。他以为“我”就是“自我”知道的这么多,“我”就是“自我”以为的这个样子,“自我”总是可以把“我”管理得好好的,控制得好好的,照顾得好好的。 不。事实根本不是如此。 一个女人,平日里看起来挺文静。但突然在一个时期,她就像变了一个人,爆燥、忧郁、哭弄无常、怨声载道,没完没了地指责家人。她还是平日里那个她以为的“自我”吗?怎么如此地不同呢?假如不是她,那又是谁? 一个男人,平时看起来挺理性。但有时瞬间发火。他的自我不想发火,但那火气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自我控制都控制不住。这时他的自我又到哪里去了?莫非那发火的自己不再是他自己吗?谁都知道肯定是啊,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完整的我,远不只是海上飘浮着的那条小船或海平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那只是我们可能知道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它距离一个“完整的我”还相差甚远。想起来年轻时就被一位搞艺术的老师笑骂我“活得极不完整”,自己还和人家争辩得脸红耳赤。后来学了心理学才懂得,人家说得是对的。我们只知道我们以为我们是的那个部分,以为那就是完整的我们,那上面表现出的种种怪象又是谁在作祟?难道不是我们吗?显然也是我们,只是它不像平时里的我们而己,看起来像一个更加陌生的我们。 有时,我们会骂:鬼知道是怎么回事。不错,“鬼”的确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不过,这个“鬼”就是我们的“心魔”而己——它,还是我们自己,我们已经变得不熟悉的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常庞大的一个我们还很陌生的自己,它就在那里存在着,但我们却往往熟视无睹、视若无人,生活在自我的状态中,任它们在暗处影响我们、干扰我们甚至左右我们的生活。 心理学引导我们认识自我,深度心理学引导我们认识我们仍很陌生的未知自我,即无意识中原本也属于“我”的各个部分。 用非常具有局限性的“自我”去了解如此庞大、充满未知的更趋于”完整的我“,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谨防着自己不要变得太过自恋、太过自大、太过自以为是;还需要尝试着开放自我的心态,让一些我们不了解的、但仍旧属于“我”的部分进来;同时,还需要学着识别并理解那些与平素里不太一样的“我”的部分的历史、形成、变迁及接下来怎么办。

石爱红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间的指责抱怨便来自于观察者效应的陷阱: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容易引起争执。举个例子,小M和小Y是一对夫妻,平时有岳父岳母帮衬家务。年后老人延迟返城。家庭琐事就落到夫妻俩身上。有一天,妻子小Y有事正忙,嘱咐丈夫小M给儿子洗脸。只见小M刚进盥洗室就探出脑袋问:老婆,儿子的脸盆是哪个?毛巾是哪块?小Y很生气:儿子都6岁了,老爸连儿子的毛巾,脸盆都不认识,你也太不负责. 接着小Y开始准备早餐了,没想到燃气用完了。小Y问小M:老公,燃气怎么又没了,为什么不多灌点啊?小M说:燃气是分段收费的,多罐不划算。小Y听听就算了,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在这个普遍的家庭案例中,小Y实际上已经落入了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陷阱。当她作为行为者时,结婚数年从来不过问罐燃气的事;当她作为观察者时,目睹丈夫同样结婚数年没给儿子洗过一次脸。 这两件事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小Y却能很坦然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家庭分工嘛,燃气本来就不归我管,不知道分段收费很正常。但小Y却不能用同样的心态对待丈夫,她反而觉得这个丈夫糟透了,不关心儿子,不关心家庭。 给我们的两点启发: 1、观察者效应使得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另一方会像自己一样看问题。如果伴侣间都有意识的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会减少冲突。 2、心中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冯二玲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里说的就是恐惧。恐惧反应是人们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在一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情境和情形,在适当的情况下,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恐惧。大部分恐惧都源于童年时期,因为孩子有限的推理能力使他特别容易接受并且发展对未知的恐惧。这并不是说以后的生活中的经历不会产生恐惧,而只是说大部分的恐惧都与童年经历相关。 很少发现一个人只有一种恐惧,一种恐惧存在的时候,通常伴有许多与之相关联的恐惧。 有一些恐惧几乎是每个人都共同拥有的,比如对死亡的恐惧或者对即将到来的危险的恐惧,其他的比如对狗、血液或者黑暗的恐惧则是源于个人的经历。如果恐惧能够让人变得谨慎,这对人是有帮助的,如果恐惧导致非理性的激烈的行为,就会影响到人的生活,甚至威胁到人的幸福健康。当恐惧被非理性的和未知的因素触发并达到一定程度,并且频繁出现,干扰日常生活时,恐惧就成为恐惧症。 有恐惧症的人,对他们恐惧的状况,做出不受控制的不合理的反应,因为他们不理解导致激烈反应的压抑的冲突。恐惧本身不是导致恐惧症的原因,而是恐惧作为未知的危险的代表导致了恐惧症的反应。 当接近真正的危险时,每个人的身体上和情绪上都会有所反应。恐惧症患者受到某些实际上不会造成生命危险的事物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些危险,患者经历了情绪和身体的唤起,正如面对真正的危险状况一样,然而没有方法可以清除身心改变的状态,达到放松的状态,因为恐惧症反应发生在心中,没有现实的基础,因此有恐惧症的人经常处于混乱状态,因为他常常想起他的恐惧症,总是预期和害怕恐惧的反应,这种混乱会引起更多的混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