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于未知事情的恐惧和不安。而未知和无常则无

李有军
焦虑主要来源于对于未知事情的恐惧和不安。而未知和无常则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学会与恐惧这种天性并存,并合理对待我们的焦虑。 当我们对某件事感到焦虑时,最自然的反应就是逃避。我们知道,如果能远离焦虑,那我们就会安全了,至少暂时如此。但其实逃避不仅不会让焦虑消失,久而久之还会加重焦虑。 我们大脑就像科学家一样在不断的学习,每当它获得一种新体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都会记录下来,作为支持自己信念的证据。如果我们一直逃避害怕的事情,那么大脑就永远没有机会收集到成功案例,由此我们就会不断的体验到焦虑和恐惧。 主要表现为: 逃避:无论是在社交场合、会议室还是其他密闭的空间,当焦虑袭来时,我们都会产生想要赶紧离开的冲动。 回避焦虑:为了不在社交场合露面,你干脆拒绝别人的邀请;一在会上发言你就觉得紧张,索性就保持沉默,这些做法能让你暂时得到解脱,但你越是想躲得远远的,你的恐惧感就会越强烈。总有一天,你还得再次面对它,那时你会感到更难以承受。 补偿策略:通常发生在高度焦虑之后。比如,那些总是害怕被传染的人去了医院后会过度清洁身体。 预期:也可称为敏感化,就是预演自己在最惧怕的情境中可能会发生的最坏情况。很多人认为这样做有帮助,因为如果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但实际上,这样做不仅缺乏建设性的规划,而且还会造成高度警觉和过度担忧,结果只会加重焦虑。 寻求安慰:被焦虑和恐惧困扰时,我们也许会向亲人朋友寻求安慰,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而亲人朋友不愿看到你痛苦,所以他们会尽其所能地安慰你,平复你的焦虑。但时间久了,你会对这种瞬间的解脱上瘾,尽而对他人产生依赖。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唐建刚
朋友曾经很痛苦地跟我倾诉: “小时候,我曾在心底暗暗发誓: 一定不要成为一个像妈妈那样的人。 可是,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我对老公和儿子的暴脾气,一生气起来就口不择言,歇斯底里的样子跟妈妈如出一辙。 甚至包括爱占小便宜、抠门、吃东西砸吧嘴、不爱做家务这些坏毛病都一模一样。 更恐怖的是,我发现儿子身上的坏毛病其实就是我身上坏毛病的升级版。想到这些,我真的觉得太可怕了。” 记得荣格曾在《儿童发展与教育》中讲到: “父母就是子女的无意识映射,很多少年时觉得最不像父母的子女,往往在之后成长的悠悠岁月里,发现父母的影子从未从我们身边走远。 而且,无论是表现的相反或者相同的倾向,本致上都是对父母意志、品德、性格、偏好、兴趣的‘临摹’和‘复刻’。” 这其实也是教育心理学上的“反射定律”:即为,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妈妈的影子。因为,孩子最早的学习模式是模仿,而妈妈离孩子最近,也是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对象。妈妈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甚至和周围人的相处方式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 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知不觉地就会在今后的行为中体现出来。 民国作家胡适经常被人们称赞: 颜值高、学问好、眼界高、心胸广。 他曾在《我的母亲》里写道: “除了看书读书之外,还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感谢我的慈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孩子身上的问题和优点,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要努力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做好榜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