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此,面对索取

马鸣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因此,面对索取型的父母,我们常常会要求自己不能恨他们,甚至会允许他们肆无忌惮地入侵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行为并不健康,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在尊重父母的同时,保护自己的心理和生活界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我们不能因为父母的索取而放弃自己的追求。我们需要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父母理解我们的选择。 其次,我们需要学会拒绝。拒绝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自己的界限。当我们面对父母的过度索取时,我们可以礼貌但坚决地说“不”。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我们自己,也可以让父母明白我们的立场。 最后,我们需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如果父母的索取行为已经对我们的心理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亲友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我们更多的建议和支持,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面对索取型的父母,我们既不能完全顺从,也不能完全反抗。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尊重父母,又能保护自己的界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成长,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1温暖
0回答
孔德雪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周庆红
健全的原生家庭是什么样的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000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白居易用五言绝句形容了他眼中孩童的特性——顽皮又天真烂漫。 1000多年后,皮亚杰、鲍比、安思沃斯、温尼科特等西方心理学家通过对千千万万孩童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儿童特性——热爱玩耍、天真、充满想象、脆弱、不完美、依赖性强以及不成熟。 显然,这些天然特质,是跨越时代和文化的天然人性,也是我们作为人类非常宝贵的天然财富。 健全家庭中的父母非常懂得和珍视我们作为儿童的这些天然特质,他们不仅能够提供给童年的我们生存所需,也能够提供给我们成长空间。儿童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说过,健康的原生家庭需要的不是完美的、不会犯错误的父母,而是“足够好的”父母。这些“足够好的”父母会犯错误,会失败,但他们的失误“刚刚好”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可以承受的,不会超出我们的身心发展成熟度,因此他们的失误不会让我们的成长产生未愈合的伤口。 同时,健全家庭中的父母也明白,我们从未主动要求降生,是父母将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因此,父母珍视孩子如同自然的礼物。他们明白,孩子的自我价值与生俱来,孩子不必去做任何事情来“争取”父母的爱。 在这样健全的原生家庭中,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体验最真实的、最自发性的、最无防备的自我——这样的自我被温尼科特称为“真我”。在真我的指引下,我们会发展出坦率自然的行为、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思想,以及对于自身天然特质的接纳和宽容。

李木秀
分享本周六自己做咨询的感受。作为一位心理咨询师,以来访者的身份去跟另一位心理咨询师对话,听上去有点尴尬,但其实很微妙。 此次我想探讨的话题是:我与金钱的仇恨关系。 源于小时候父母经常为钱争吵(母亲极为控制钱),父母吵架的频繁程度让我从小只想远离那个家,因为讨厌父母吵架而讨厌金钱。所以就业和选老公,都选择了与“钱多多”相反的方向,尽管现实情况过得也还不错。但的确生活中,复杂的多方家庭关系中,总有与钱理不清的纠缠关系,让我表现得“视金钱如粪土”的同时,又很愤怒别人不作为滥用我的钱,面对金钱,我有愤怒、不屑、讨厌,但我明明知道金钱和我的价值和自尊息息相关,刻意回避和漠视,会给自己带来许多消极效应:比如职业发展迟缓,做决策犹豫……带来自己很不满意的状态。 聊了许多关于家庭,关于母亲,我的咨询师问我:你跟金钱的关系是在跟你母亲对抗?证明你不在乎钱也能过得很好??我一下子卡住了。 “你的反应模式是不是跟小时候一样,把自己藏起来,或者默默地守护家……”内在的小孩真的一直在,内在的小孩还在父与母的斗争中纠缠。 我的咨询师也发现我的优秀特质,就是能有“安在当下”的沉浸感和面对压力时极大的理性。所以我能在对抗金钱的现实中过得还不错。 再进一步,理出了这次面谈的关键词“边界”,何为边界?我与父母的关系边界和认知边界在哪里? 当我沉浸其中,信任我的咨询师,敞开自己,在她的引导下做自我探索时,效果无比鲜明。信任和开放,是心理咨询产生效果的关键。 而一个能接得住、能中立、带着专业框架,引导着来访者进行梳理和探讨,是咨询层层递进的原因。 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值得细细挖掘。 每一次咨询,心与心的连接,很美妙!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