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很多人会觉得,“讨厌一个人”和“喜欢一个人”一样,都不需

郭红玲
很多人会觉得,“讨厌一个人”和“喜欢一个人”一样,都不需要理由。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讨厌一个人”可能与以下三点有关: 1、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学家D·M·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中提到: 我们之所以会厌恶一些人和事,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样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 因此,“讨厌”是大脑给我们的一种反应机制,也是帮助我们规避危险的重要方式。 例如,走夜路时,我们会自觉提高警惕,并对看起来比较奇怪的人产生防备心理。这是由于我们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从而让我们对环境更敏感,确保自己不受伤害。 2、内在安全感的丧失。 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控制的安全感,这种自我安全感是我们内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人的行为令我们无法忍受,内在的安全感动摇了,就会引发我们的厌恶情绪与不安感。 内在控制感的缺失也会刻意制造敌人。比如,办公室新来的同事特别优秀、自带光芒,也会引发我们内心的不安感,特别是对老员工而言。 部分老员工甚至会感觉自身的地位被威胁,这种威胁会无端引发我们对他人的厌恶。 3、来自内心的投射。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阴影疗法”中提到:我们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都带着“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人们外在表现中较为善意的一面,能使我们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但人格面具的背面暗藏着我们的阴影,它包含我们拒绝及否认自己的部分。我们不愿意想到这些阴影,所以就把它们藏到潜意识里不去碰触。 直到有一天,这些阴影始料未及地被某人或某事触发时,我们又会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异常,甚至感到害怕。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并未直接影响到我们,却让我们产生了厌恶情绪——因为对方的举动触发了我们潜意识里的阴影,令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和不安。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和钰蓉
【读书笔记】 我觉得这世上没有真正特需要训导的人。每个人做每个选择,都有其自己的缘由和迫不得以,都是“几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年轻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别人的愚蠢,现在看到的多是别人的难处。 上了某个年纪后,不敢再随意嘲笑别人,是因为我发现:当我居高临下嘲笑别人的时候,可能正是我最该被嘲笑的时候。 不敢再随意嘲笑他人,也是因为开始懂得敬畏命运。生命如果是一条河流,那它就自有它的源头,也自有其流淌的方向,有小溪的潺潺,也有江河的滔滔,有一马平川的顺畅,也有翻山越岭的曲折。没有人能一帆风顺,你的命运里也会伴有风浪,伴有曲折,也会有那么一两件倒霉事降临到你头上。 年轻的时候,我们只看得到自己,很少能产生通过观照他人而反省自己的觉知力。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处于一种类似于爬山登高的战斗姿势,所以便很容易轻狂,很容易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和评判别人。 又或者,因为经历的风霜雨雪太少,因为有人为你负重让你轻装上阵,因为看不到身边走过的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身后的包袱,所以总觉得那些摔了跟头的中年人一定是身体素质差或是爬山技艺不精,总觉得换自己来走这一程一定不会摔得那么狼狈。 可慢慢的,你也会长大,你发现自己并没有能耐改变这个世界,甚至连“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改变”这一点都不确定是否能做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终究也要面对生活的残酷。当你亲历这一切,才会对前辈们多出一点点理解。 每次被小年轻教育我不会做人,不会做事,不会理财,不会识人,不会经营婚姻,不会育儿,不会孝顺父母,不会为人处世的时候,我只是笑笑,却不急于反驳。谁让我自己也想当然过,也曾年少轻狂过呢? 年轻的时候说的话,总是有很难听的时候的。不难听,说明你没年轻过。如果老了,说话还难听,只能说明你白活了。 所以,现在,面对年轻人对我的嘲讽甚至是教训时,看到比我年长的人们心上的伤疤时,我总一遍遍提醒自己:他人是用来观照和检省自我的,轮不到我来评判。也不要随意嘲笑别人的疤,因为可能那只是你还没经历到的伤。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