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孩子和夫妻双方有最直接的情感连接,也是家庭中最脆弱的角色

张丽坤
孩子和夫妻双方有最直接的情感连接,也是家庭中最脆弱的角色。 当孩子意识到父母的不和睦,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想要扮演好角色来帮助父母, 于是孩子很容易变成夫妻向对方表达不满的间接渠道。 一旦矛盾持续或激化,孩子无法承受父母的情绪和压力,于是把自己变成了“问题儿童”, 将父母之间的纠纷转移到自己身上,来保护父母危机重重的关系。 此时孩子就变成了替罪的 “羔羊”,成为了三角关系中的牺牲品。 所以说,有时候一个坏孩子,反而是最忠于家庭的孩子。

0温暖
1回答
相关回答
朱筠舟
好好说话难就难在三点: 1、好好说话是反本能 我们大脑里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 面对矛盾时,情绪脑告诉你,要感到愤怒,还以颜色;或者感到悲伤,引起同情。 而理性脑则告诉你,咱们得好好说话,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案。 比如和亲人吵架时,你的理性小人会告诉你,不该恶语相向:这是自己的亲人,忍一忍吧,理解一下对方。 可是情绪小人则怂恿你:这能忍?他让我不爽了,我也要让他不爽,不然他下次还这样,得给点颜色他瞧瞧。 理性脑力量小,运转速度慢;情绪脑力量大,运转速度快。 因此,好好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它调用的是理性脑的力量。 相反,情绪化表达就不一样了,它是我们最原始的本能,力量强、反应速度快、且省力,是我们最舒服的沟通方式。 2、挫折容易引发攻击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提到过一个“挫折-攻击”理论,即当我们预期得到满意的结果,却在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时,挫折便会产生,而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 不能好好说话,往往就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 值得注意的是,攻击行为不一定会直接朝挫折源释放,当知道别人会对这种行为反对或惩罚时,我们会克制直接的报复,将敌意转移到另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这就是“踢猫效应”的由来。 3、情绪化表达会上瘾 戴维·迈尔斯在《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还指出,人类可以习得攻击的回报。比如,儿童一旦成功地使用武力胁迫了其他儿童,他很可能会越来越富于攻击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情绪化表达是会上瘾的。当我们通过情绪化表达尝到了甜头,会进一步强化情绪化表达的本能。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