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前些天,有个我特别喜欢的小姐姐跟我说她起最近的感受,那么

胡星星
前些天,有个我特别喜欢的小姐姐跟我说她起最近的感受,那么,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会? 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所困扰。突然低落、无精打采,仿佛被掏空了一般。做什么事都兴趣缺缺,工作效率变得特别低,而有时明明什么也没做,也提不起精神、容易感到疲惫 或许过一段时间,心情会慢慢好转,但“它”就像是和心里的小人儿约定好了一样,定时前来纠缠 这可能是2021年蔓延在人们之间的一种主导情绪 虽不是精疲力尽,我们仍然有精力;也不是抑郁症,我们并不感到无望。我们只是觉得生活有些无趣,感觉看不到方向 就是这样一种停滞和空虚的感觉,它会让人难以集中注意力,很难有兴奋的情绪,“感觉就像是你在浑浑噩噩地度日,隔着一个雾蒙蒙的挡风玻璃观看自己的生活。” 一种平静的绝望的生活 在心理学上,衡量心理健康的范围是从抑郁到健康幸福之间的区间 但介于抑郁和充满活力的繁荣状态之间,而这正是心理健康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中间地带。“没有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心理处于健康状态。即使没有抑郁或精疲力尽,你也可能处于煎熬之中。” 这种心理状态可能十分常见,似乎比抑郁症更常见,而且在某些方面它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个更大的风险因素 就像一种精神上的钝痛,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引发成更严重的问题 热爱生活从善待自己开始

2温暖
0回答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218天 撕掉标签——治愈关系难题中的绝症 贴标签,在生活中是一种很常用地快速分类的方法。 比如,给男人贴上“妈宝男”、“直男癌”、“渣男”、“凤凰男”、“富二代”、“耿直boy”、“不学无术”、“爱显摆”、“孩子气”标签;给女人贴上“白富美”、“处女座”、“绿茶婊”、“心机婊”、“剁手党”、“女汉子”、“公主病”标签。 标签的快速分类方式,是一个文字游戏,可以对事物迅速下一个判断。 虽然有的时候这个判断不一定准确,但非常方便,可以迅速划分人群,找到集聚群体,或者远离某个标签人群。 比如说,你跟朋友说,我男朋友这样那样啥啥。你朋友回答:“典型妈宝男”,你往往也会认同这个评语,这就是贴标签。 贴标签的动作本身,会形成刻板印象,会造成一个重大的盲点。 改善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斯掉标签。 标签,会意味着,这是被贴上标签人的自身属性、是无法改变的。 给人贴上标签的同时,往往会产生误解,不利于一段关系的进展和改变。 所以,当我们希望一段关系在未来有所改变时,贴标签迅速分类,就是错误的做法。 贴标签,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标签看似给出了答案,但对事件的发展和关系的改变,一点用处都没有,因为,贴标签,只是看似找到答案,但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概念的死循环。 比如,以下对话: 问:男朋友为什么对我不好? 答:因为他是一个渣男 追问:为什么你说他是一个渣男? 答:因为,他对我不好,不是渣男又是什么? 再比如: 问:小明为什么打我? 答:因为他是攻击性人格。 追问:你为什么说小明是攻击性人格? 答:因为他打我。 上面两个对话,单独提出来,大家可能已经看见了可笑之处。但实际上相似的对话和对事物的处理方法,常常在我们的人生中出现。 (仔细想想,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亲密关系,会有问题困扰?然后,这样自问自答一下,你就会更清晰明了) 给人贴上标签,就会产生一种误解,好像这个标签,就是这个人自带的一种属性,是完全无法改变的。因此贴标签会产生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要么忍受一辈子,要么远离他,不予理睬。 可是,在亲密关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困境,比如说,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子女、亲属的关系,很多这种关系,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无法逃避的。 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亲密关系,撕掉标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想要撕掉标签,就必须打破死循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到不一样。——李松蔚 当一段关系,我们希望长期相处下去,并且希望对方有所改变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找原因。但是当我们给别人贴标签时,我们常常错误的以为,标签就是那个最终的原因。 从前面的两段对话,我们已经发现,标签会是一组互为因果的死循环。 “打人”和“攻击性行为”、“对我不好”和“渣男”,这两组名称中,我们只不过给行为换了一个名字,并没有提供任何额外的信息。 但是,我们换了一个名字来描述某种行为,就会给我们一个暗示:这是他自身的问题,谁都没有办法。也就是,这种方式只是所谓的“追根溯源”,对解决关系难题是毫无帮助的。 但是,换一种说法,我们来对比一下: 问:小明为什么打我? 答:因为我骂了他 这个回答,可以继续问下去。“你为什么骂他,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矛盾?” 这就是在关系的层面去看问题,从关系的层面看问题,就会有很大改变的空间。 但是,“小明为什么打人?”,“因为他是攻击性人格”,这个答案一出来,我们就问不下去了,因为,这就是一个死循环,就是问也问不出答案来。 再回头看看另一个问答: 问:男朋友为什么对我不好? 答:因为他是一个渣男 追问:为什么你说他是一个渣男? 答:因为,他对我不好,不是渣男又是什么? 你看,贴上标签,这个人就等于是得了绝症。贴上标签,这个人就等于被分类到了一个群体里边,你就没有办法再跟他产生任何的连接。 如果,我们要试图去理解和改变亲密关系的难题,我们就需要把标签撕下来,看到对方是一个活生生的独一无二的人,你跟他的关系是一段有因有果的关系。 可是,你会想,我为什么要去理解一个“渣男”,明明可以远离啊。OK,这是你的选择。 我们也不可能去理解所有人,但是,当我们去理解那些生命中不得不保持或者维持的亲密关系时,撕掉标签,会是改善亲密关系的第一步。 先认识,然后才是改变。认识的前提就是要提出真正的疑问。而不是用一个标签解释一切。记住,贴标签,有时会阻止我们认识更好的自己。 看到不一样,才能做到不一样,面对关系难题,你需要多一双眼睛。

李艳红
科学认知强迫症是干预的开始……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强迫症是神经行为障碍,有生物学基础,是大脑的疾病。我们大脑中有个部位叫“脑状核”,这个部位出了问题,人的前脑会比别人活跃,以至于对一些事情特别敏感。 第二,强迫症不是谁的错。它就像是“大脑在打嗝”或是“大脑闹钟出现故障”。比如,明明周围没有威胁,但是大脑里的警钟就是不停地响,想关掉它很难。 第三,强迫症的主题往往围绕“清洁”或是“安全”展开。有的人因为感到有细菌,不停地洗手,有的人感觉不安全,不停检查门锁。强迫症的背后是“焦虑”和“恐惧”。 第四,强迫症往往包含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比如,大脑里有了“我可能没有关门,家里会被盗”的想法(这是强迫思维),然后去检查门锁(这是强迫行为)。强迫行为是为了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而进行的,只有进行反复清洗或是检查这些行为,才能暂时缓解焦虑或害怕的心情。 第五,实证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治疗(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针对强迫症的有效方法。 第六,家庭成员对强迫症的科学理解和对其的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七,好消息——因为干预对象是我们的大脑,我们只要学习新的方法和技术就能够帮助大脑健康起来,而认知行为疗法会包含这些新的东西。 第八,通过科学的干预,我们希望能够逐渐打破两个联结,其一是强迫思维和焦虑/害怕情绪的联结,其二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联结,那个时候我们就成了强迫症的主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