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李娟丽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尹玉勃
不管出生后父母怎样做,都不能改变一项事实:我们已经无条件接受了父母所传的生命及其力量与爱。
王浩
人际关系 与人打交道,这是绝大部分人终身都要面对的一件事。有些人很小时候就已经解决了,而有些人却要一身去面对的这个问题。 有时候他们碰到的问题是伙伴之间。有些人是在职场和同事之间,也有是上下级的相处。 也有是和自己亲密的人之间存在的问题。 人际问题,说开了,是和彼此的需求是否能获得及时满足相关的一个问题。为何要人际相处。为了表达自己的需求嘛。 我们现在提全球化共同体。这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人际交往。 这个交往要彼此需求得到满足。如果一方没有满足,就无法维持。比如退群 如何交往总是一方获利而另一方没有,就很难维持 所以要有共赢模式 或者叫做同理心 这是人际交往能维持的根本所在。
李风锐
这座英雄之城的伟大 在于一代代人在困境中的自我救赎 纪念与缅怀 不是为了沉溺悲伤 而是在泪光中寻找前行的力量 (跟随组织缅怀学习,纪念唐山大地震48周年——1976.7.28。20多万生命永远留在了48年前 同样有着蝉鸣和同样炎热的这天。)
赵琳
今天为一位初三的家长做咨询 孩子因为成绩不太理想,被老师安排坐在后排 他从此早上经常迟到,不按照学校老师的节奏安排学习 而是自己买学习资料,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学习 并且不希望家长干涉 但家长很希望他可以跟着学校的节奏走 经常给孩子提供建议 于是发现越发无法沟通,家长自己也越加感觉无力 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希望收到尊重和关注,希望可以独立做决定 所以用不跟着老师节奏的方式宣誓自己的主权 而家长一直想说服孩子回归学校的节奏 没有给到孩子想要的尊重和做决定的空间 于是孩子更加反叛 解决问题的方式维持了问题的存在
郭红玲
研究表明:思维和身体的相遇处产生情绪,思维在人身上的直接结果是情绪。 当大脑自动化开启思考时,思维就很难再被大脑控制住,比如,一件事很生气,然后大脑就开始不断自动放映过往那些相似的画面,越想越气越不满,还安慰自己,你看,都是他的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思维如果按固有“路径”,反复带动情绪,特别是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你会对那个人越来越讨厌,忽视自己的问题,直到你思维停下来,事后冷静下来,或许会幡然醒悟,我当时怎么能那样想呀,现在看我也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大多数思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呢?这就要追溯到情绪的基础形态。 情绪最原始的状态,是从原始人的生存危机开始的,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而生出对恐惧的逃避和对安全的依赖,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利避害。而后所有丰富的情绪,都在这基础的情绪上延展出来,但都逃不开这2个本质。 先说负面的情绪,也就是由恐惧而来给人带来痛苦的情绪,思维的本能会想去消灭它,或者逃避它,就是暂时掩盖这样的负面情绪,但越是努力越痛苦,越陷越深,为什么呢? 联系ABC理论,事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我们对事务的看法,也就是思维过程导致我们对某事产生痛苦情绪,所以负面情绪本身的罪魁祸首就是思维导致的。 纵火犯的警察头目努力寻找纵火犯,自己找自己的茬儿,恰好是本能不允许的呀,所以思维想消灭负面情绪,其实就是自己消灭自己,它永远做不到,表面上做到的只是思维给我们营造的假象罢了。 情绪本身是思维的结果,陷入情绪的大脑元认知被关闭了,很难察觉自己的情绪,这时候思维本能认同自己的情绪。 思维是因,情绪是果,思维不可能推翻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很容易思维认同、思维也很容易认同情绪,相互促进,互相强化,情绪就越陷越深。 这样过程,对当下解决问题毫无益处,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再去切断这个脑回路就很难,真是贻害无穷。
黎德坤
有人问,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怎么还能帮人解决问题?他说,假如咨询师要把自己的所有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开始,那么来访者就得永远等下去,因为不受任何问题困扰的咨询师得从天而降,尘世的大地上没有这样的完人。有些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但能推动别人解决他们的问题,这完全有可能。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