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三、和“无需你讨好”的人在一起 如果小时候父母总是跟你

赵凯
三、和“无需你讨好”的人在一起 如果小时候父母总是跟你说: “你乖乖不哭,妈妈就给你买玩具。” “再不听话,就把你送人。” “考好了,有奖励,考不好就等着挨揍吧!” 这会让我们觉得:爸爸妈妈给我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我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才爱我,不然就会被抛弃或嫌弃。 长大后,这样的信念也不曾改变:只有讨好才能换来接纳和认可,不然就会被排斥。 美国治疗师凯莎·布鲁登( Keischa Pruden )指出,当你开始划分边界、拒绝对方不合理的需求,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人对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甚至指责你、离开你。 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要知道,一段需要你不断“讨好”才能维系的关系,本身就不是你应该追求的关系。 去跟这些人在一起:在他们面前,你感到轻松自在,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用讨好也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真正爱你的人,是会很高兴看到更真实的你的。 四、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 开满花的土地不会长草—生活也是一样,你在自己的事情上投入的精力多一些,消耗你的事情就会少一些。 你存在的价值一定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满意”,这既不合理,也不可能,更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价值感。找到比讨好更重要的事。 这才是你应该花更多精力去做的事情。可以帮助你建立起“自己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的边界。 五、接纳你的讨好行为 我们放不下讨好曾经带给我们的种种好处:比如接纳和认可带来的安全感。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 Jonathan Haidt  ) 在《象与骑象人》一书中指出,我们的自我存在两个部分:一个是代表情感的大象,一个是代表理性的骑象人。如果我们不了解是什么情感让我们去讨好,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大象就会失去指挥,很难朝我们想去的方向走。在很长的时间里,讨好这种行为模式是有用的:它帮我们抵御了不被接纳的恐惧,不被爱的恐惧,让我们感到安全。只有看到讨好背后的恐惧,我们才能从当前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些恐惧,改变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六、从积极的自我对话开始,做自己的好朋友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对话( self - talk ):我们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你大脑中有个小人儿,它可以是批评家,认为你什么都不够好;也可以是温柔的朋友,总是能看到你的闪光点,有缺点的你也是可爱的。 用这个好朋友替换掉那个批评家吧。学会对自己好之后,你也就学会了要如何把爱给别人。

1温暖
0回答
笙亓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华燕
若要解开“性格之谜”,我们就必须对于人的性格有一些了解。所谓人的性格,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一整套习惯,包括情感或情绪习惯,以及思维习惯。某种情绪、情感或思维,屡次出现,成了这个人的特征、成了这个人一贯的表现和习惯,人们才会把它和一个人的性格联系在一起。所以,只有那些成了“习惯”的情感和思维,才能把它归之于人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占优势、起决定作用的习惯和人格。心理学把这种独特、占优势、起决定作用的人格,称做“主人格”或“核心人格”。只有主人格,才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能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的人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性格。 与性格相对应的情感与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基本上长期保持恒定不变。人的性格,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生存的人际环境塑造出来的,这个人格塑造和形成过程,从出生的时候开始,至5岁左右基本完成。比如,一个易怒的人,不是先天就容易或喜欢生气,而是从小就与一个爱生气、爱发脾气的亲人在一起生活,天天生活在生气的环境里,天长日久,慢慢地,也就模仿或学会了生气易怒的习惯。 一个人的性格,从根本上是很难改变的,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出有限的调整。性格的改变,是生活经历塑造出来的,生活经历,还可以被分为日常体验和超常体验。所谓超常体验,就是强度超常的、接近人的忍受极限的体验,比如频死感或死亡体验、极度冷热、孤独、饥饿、危险体验等等。日常体验,就是普通人每天的自然体验。日常生活的体验,对于性格的塑造效果,必须天长日久,才能发现。 没有任何一种人格需要被彻底改变。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无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每种性格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也伴随着与性格相应的希望和可能。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