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自我负责”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幸福力,需要我们刻意练习。

肖洁
“自我负责”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幸福力,需要我们刻意练习。 当你埋怨老公不好的时候,你想想是谁选择了老公作为结婚对象的,不是你自己吗? 当你埋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想想孩子的不听话有没有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 当你埋怨领导不重视自己的时候,你想想自己是否明确向领导表达过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当你埋怨同事不好相处时,你想想自己是否在人际关系经营上付出过努力? 我们当下的所有结果都是我们过去行为的的结果,而过去的行为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自我负责,不是妥协、不是认命。我可以带来问题,我也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让一切朝着美好转变。要做的就是停止那些带来问题的语言和行为,即无效的不做,换点别的,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接下来要说的,要做的,一方面要满足自己目标的达成,另一方面一定是利人利己的。在改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找到有效的行为,坚持有效的多做。 相信,当我们敢于自我负责,并勇敢地改变后,一切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丽坤
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 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 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一定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有时候可能不是客观事实本身。 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认知自己和外界,这会造成同一件事情,每个个体的看法和感受有时候差之千里。 接纳个体的差异,能更好地理解、处理彼此的关系。

石爱红
很多时候,亲密关系间的指责抱怨便来自于观察者效应的陷阱: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容易引起争执。举个例子,小M和小Y是一对夫妻,平时有岳父岳母帮衬家务。年后老人延迟返城。家庭琐事就落到夫妻俩身上。有一天,妻子小Y有事正忙,嘱咐丈夫小M给儿子洗脸。只见小M刚进盥洗室就探出脑袋问:老婆,儿子的脸盆是哪个?毛巾是哪块?小Y很生气:儿子都6岁了,老爸连儿子的毛巾,脸盆都不认识,你也太不负责. 接着小Y开始准备早餐了,没想到燃气用完了。小Y问小M:老公,燃气怎么又没了,为什么不多灌点啊?小M说:燃气是分段收费的,多罐不划算。小Y听听就算了,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在这个普遍的家庭案例中,小Y实际上已经落入了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陷阱。当她作为行为者时,结婚数年从来不过问罐燃气的事;当她作为观察者时,目睹丈夫同样结婚数年没给儿子洗过一次脸。 这两件事的性质其实是一样的。不过小Y却能很坦然地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家庭分工嘛,燃气本来就不归我管,不知道分段收费很正常。但小Y却不能用同样的心态对待丈夫,她反而觉得这个丈夫糟透了,不关心儿子,不关心家庭。 给我们的两点启发: 1、观察者效应使得伴侣们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是自己所引发的。每个人都可能认为另一方会像自己一样看问题。如果伴侣间都有意识的去努力了解对方的观点,会减少冲突。 2、心中假定:即便是你最亲密的伴侣也很少能真正理解你所有行为的原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