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熊红燕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包婷
家长的期待超过了孩子心的承受范围,孩子就会很压抑很累。 当孩子需要调整的时侯,我们家长一定要先链接、聆听,然后真正做到去关照孩子的那颗心,和孩子同频。 晨间时光,岁月静好
吴洁
人是需要终身成长的! 刚开始学心理时第一次听见这话觉得不可思议。现在才明白其中的奥秘。我们每个人都是面对着同一个世界,有的人可以坦然面对,而有的人却忐忑惶恐,这就是差别和距离。珍惜目前所拥有的,拥有一颗包容和接纳心,经受人生的洗礼,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张富杰
【左手是爱,右手规则,选择留给孩子】 【爱+规则+选择】 第一步:陈述事实,不指责,让孩子感受到爱 第二步:坚守规则,说明规则 第三步:给孩子做选择的权利 【关注+重复+澄清+引导=回归正确位置位置】 第一:关注孩子的状态 第二:重复孩子的意思,回应孩子 第三:不清楚做澄清 第四:引导孩子,接纳情绪,表达需求
和钰蓉
思维反刍(Rumination)是一个人不断地回顾令人不快或痛苦的过往经历,反复地、无法控制地去想同一件事情,就像一头牛反刍它的食物一样,即使这种思考并不带来任何新的见解或行动方向。 对于抑郁的人,思维反刍是一个难以躲避的“思维漩涡 不接受 思维反刍来源于个体对于已发生事实的不接受,“不理解 这种事为什么会发生在 我身上。” 难以坦然接受自己经历了这些负性事件,一些完美主义、过度责任者,更是对自己在事件中的呈现不满,归根结底也是自己不接纳自我“不好”的部分,这部分难以被整合进自我。 一位刚强的大学生,很难接受自己曾在中学遭遇霸凌时的“懦弱”。 控制 因为不接受事件的发生,不接纳自我“不好”的呈现,个体总存在一种企图心“如果当时如何..,结局会不一样的.”,那位大学生一直很想回到过去去报复那些欺负自己的人。 希望已经发生的事能按照自己的期望被改写,所以思维反刍的内核是控制思维,而这与反思是不同的,反思思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反思是从已经发生的事件中获得对自我的启示。 情绪 不满意自己在经历事情上的呈现,个体会转而自我攻击、愤 怒、悲伤又无力改变每经历一次思维反刍就是一次自我消耗,个人的能量就这样不断地被损耗殆尽。 抑郁发展到后来,许多人失去了玩游戏的兴趣,就那样躺在床上被“思维反刍”吞噬着。
段海霞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
邢松
很多人对爱的困惑和痛苦,主要是由于他们总是渴望从别人的那里寻求自己的安全感,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躲避那个虚弱的自身。他们还没有真正明白,自己也应该去关心自己,只有足够的自爱,人才更容易获得稳定的安全感。 当人们尝试去做一个独立而自爱的人,对爱的态度也不再一样。我们会明白,爱不是为了可能的回报而发出的,爱是一个人主动给予的能力,就像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这样描述:“爱是一种主动性的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性的情感。它是一种‘自足’,而不是一种‘追索’”。 “‘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恰恰是通过‘给予’,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足、我的能力。对活力与潜能增强的体验使我充满欢乐。我体验到了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和愉悦欣喜。‘给予’比‘得到’更能让我愉悦,不是因为这是一种剥夺,而恰恰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有我生命力的表达。”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