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食人母亲,食物是她的孩子

有一类食人母亲,食物是她的孩子

如何缓解陪孩子学习的焦虑

1阅读

       在我的观察当中,其实,有些母亲是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孩子学习的压力。有的父母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认为舒适和健康更为重要。然而,也有一些母亲深受恐惧和焦虑的驱使,她们似乎只能通过严格的教育来确保孩子的未来。实际上,我认为这些母亲脑海中存在一种灾难化的思维模式。如果大家对心理学有所了解,可能听说过‘灾难化思维’这个词。在认知疗法中,我们会挑战这种灾难化的信念和思维。这种思维背后,是她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即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未来可能会怎样怎样,比如找不到工作、失业、没饭吃,生活会变得非常糟糕。这些都是非常灾难化的想象。


       我在思考,这种灾难化的思维背后,究竟是什么驱动这个人有灾难化的思维?我觉得,可能在这个人的潜意识里面、他的内在世界其实是一直都在体验着灾难的。因此,他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解决之道。比如,他们可能会尝试通过控制环境,或者通过要求孩子认真学习、端正态度、按时完成作业等方式,试图通过孩子的学习成绩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我们都知道,教育的压力是一直存在的。据我的观察和了解,有些父母有一定的消化压力的功能,面对这些重大的挑战的时候,他们能够以一种健康的方式来消化这些压力。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些家长可能没有足够的心理空间来处理这些外部压力,反而可能会将这些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他们内心深处的信念可能是: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我的灾难感就无法消除。表面上看,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母亲会认为孩子会有灾难。但实际上,母亲潜意识里真正的想法是——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他们就无法帮我消除我的灾难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母亲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表现得既偏执又脆弱。她们把孩子当作自我情绪管理的工具。这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观察,有些母亲是通过消耗孩子的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我同意这个观点。


       大家可能还记得,有一部电影叫《1942》,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场灾难——饥荒。这场灾难发生在中原河南地区。但想想看,这场灾难其实离我们只有一代到两代人的时间。而且,真实的饥荒比电影中拍摄的要悲惨得多。这段历史给我们带来了真实的创伤,这个创伤直到今天仍然在我们的记忆中回响。因此,当我们谈论那位母亲和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的问题时,她内在体验的是一种生死存亡、你死我亡的紧迫感。对他们来说,让孩子好好学习就像获取食物一样重要,就像“能够吃饱饭,不至于被饿死”这样的重视程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所以我们说,这个真实的创伤至少影响三代人。


      像饥荒这样一种灾难,包括像战争带来的创伤,其实都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摧毁和对生命的剥夺,这就会让个体对“能不能够活下去”这件事产生非常非常大恐惧和不信任感。饥荒实际上导致了食物的严重匮乏,这种匮乏是真实且深刻的经历。这种经历不仅严重损害了人的心智,而且会扭曲人格。现在已有研究表明,这种匮乏的经历甚至可以体现在人的基因中,影响着后代。这实际上是一种在饥荒环境下的求生本能。母亲的匮乏可能导致她从孩子身上吸取生命活力,而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像食物一样,帮助母亲维持生命。我们也知道,这种历史创伤影响的是整个群体,而不仅仅是个别个体。


       我们整个环境、文化、社会以及我刚才提到的这种真实创伤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群体的现象。我们在许多个人和群体现象中都能看到这种匮乏的痕迹,而且这种痕迹是深刻且明显的。这种匮乏的存在,实际上让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种隐秘的‘人吃人’现象。比如,那个布置大量罚抄作业给孩子的老师,他也是这种现象的一部分。


       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这种高压的教育方式,是其中一个原因,母亲也是其中之一原因。所以,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各种‘卷’的现象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而最终,这些代价往往不可避免地由我们整个环境中、整个群体中最脆弱的人来承担,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因此,母亲需要成长,需要有觉知。因为只有当你有了觉知,你才可能拥有力量,从这样一个疯狂的转盘上停下来,或者至少可以选择暂时停下来。


       很多人认为,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单纯去在孩子身上找原因是不够的,可能有一点效果但不多,孩子最终还是会回到家庭。所以,虽然男人也需要成长,也关注成长,但在我们接触的性别群体中,女性更关注个人成长。男性在这方面的需求没有那么高,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来学心理学或进行自我成长。但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对自己的成长非常关注,也有这样的需求:来讨论女性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者觉得自己在某个地方停滞不前,很久都没有进展,可以尝试在平台找到我,我们一起讨论!


       但是,我们并不能直接帮你解决问题。比如你说自己有拖延症、动不了,希望我们能告诉你一二三步怎么做,然后你就可以行动起来。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能做的是帮你看看是什么让你动不了,是什么在阻碍你。所以我们会去评估、整理、梳理你目前的情况,看看背后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给你一个觉察的方向,让你在生活中去实践。而至于你可以走到哪里,这就需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