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 山东 | 济宁
altText
4.0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我愿全身心投入让每一颗心被听见、被理解、被接纳、被温柔以待。
持证
8
服务
247
咨询
1118
小时
方案
婚恋情感/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
¥
216
/次(60分钟)6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催眠解压/前世今生回溯等
¥
237.6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厌学
¥
237.6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中级社工师

受训经历

2014-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

2017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丛中教授的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 意象沙游创始人苏健的意象沙游初中高级班

2018年催眠大师彭茂春的艾瑞克森学派催眠

心理教育专家严虎绘画心理分析

20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私人执业心理学家

David J. Wallint博士的心理分析中的依恋

心理学家岳晓东的咨询技能培训

国际儿童精神分析协会主席Kerry Novick 老师的与父母儿童同步工作

2020年反思性养育创立者美国反思性养育中心创始人Regina Pa lly MD雷吉娜·帕利 博士如何带领反思性父母团体

2021年徐均自体心理学

2022年EFT情绪聚焦技术, 中级社工师 守护孤独家庭-心理咨询师百人计划培训

2023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组织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

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青春期教育专业师资》

亚隆团体心理技术

擅长问题

自我探索与个人成长、婚恋关系、人际关系、学业与职场困扰、家庭教育、情绪与压力管理等。

工作人群

婚恋情感困惑者、职场人士、大学生、

青春期青少年及父母等【紧张、担忧、害怕、迷茫、纠结、愤怒、痛苦等】

咨询风格

专注、细致,温和而坚定。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我愿意和你一起讨论现在的、过去的、好的和不好的感受,一起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帮你建立安全感、陪你体验轻盈的人际关系,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 家庭矛盾、 亲子教育、 情绪压力
用户评价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好评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好评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好评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好评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五星好评
心理咨询师Ying
Ying
2024-11-25 通话咨询
很包容的一位咨询师,基本不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共江湖同醉
共江湖同醉
第1次咨询
2024-11-24 通话咨询
沟通过两次。这是第一次。对我有帮助,梁老师自带松弛感。
心理咨询师共江湖同醉
共江湖同醉
第2次咨询
2024-11-24 通话咨询
很有耐心,很温柔。愿意静下心来听你的心声,共情能力强。
心理咨询师年年有余
年年有余
2024-11-14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年年有余
年年有余
2024-11-14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TA回答了问题
A 那些让我们感到紧张、恐惧或者被孤立的体验可能只持续了几秒钟,也可能在许多年时间里一直存在,但它们全都会被深深锁在大脑中。我们的大脑逐渐发育,不断吸收新的体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现在的每时每刻都由过去的所有时刻构建而成。
A 没有什么真正的失败
A 有一种心伤,叫你在乎的人,并不在乎你,而是“断崖式”冷落你。 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前段时间 还聊得火热,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情谊满满。每天 都会问候不断,像是你的影子一样,让你对其心生依赖。 可突然有段时间,他彻底从你的世界消失,“断崖式”冷落你。 你翻看曾经的聊天记录百思不得其解,极其想要个说法,可又找不到质问的理由,只好任由情绪将自己吞没。 那种被失望吞噬的感觉,真不好受。 你也明白,对方之所以“断崖式”冷落你,是因为 不在乎,没有拿你当朋友,你于对方而言,是可 又可无,并不重要的存在。 既是如此,那我们也没必要为一个不在乎自己的人,而黯然神伤。与其苦苦挣扎,倒不如选择接受。接受你爱错人,接受自己不被爱的事实。 等你接受了这些后,也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A 不依赖,不理想化,反而才能要到想要的爱
A 当你明白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A 每一天都要选择原谅自己,你是人,有缺点,最重要的是你值得被爱。
A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到的一个自卑情结,他的定义是: 当某一个问题超出个体的适应程度或能力范围,并且承认绝对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自卑情结。 我分享的目的其实是想重新为自卑这件事情正名,自卑其实就是在描述一种人人都可能会遇到的现实状态,是我们的基本情绪之一,不应该把它妖魔化或者贬低化,好像自卑是一种负面的概念。它其实就像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会悲伤难过一样,不是因为缺陷而致,就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情绪。 有了这种情绪,也不要发誓消灭它,而是要像难过悲伤时一样,学会寻求支持,学会安慰自己。而自卑这种情绪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对起来要更简单,那就是理解它,理解我们究竟在什么地方遇到了困难,仅此而已。
A 心理学家莱因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知道。相对应的,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他的感受没有被确认。 一位朋友说自己是个经常对别人道歉的人,道歉已经成为她的习惯性模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无论她是否做错,只要看到别人生气,她就会忍不住向对方道歉。她清楚自己的内心并不是真的要道歉,只是为了尽快让事情过去,让冲突和情绪尽快平息。 她说自己从小时候起,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顺着别人的心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争个输赢,认为这样会减少麻烦。但越是这样,她越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很没有原则的人,和朋友产生矛盾就道歉,同事或领导不高兴也道歉,她认为自己很窝囊,明明自己没有错,还是会和人道歉。虽然这么做的时候,她的确可以不用面对更多的情绪,却不得不感受内心更强烈的冲突,总是感觉自己很委屈,愤懑和不满越来越多。 所有的委屈只能自己消化,可需要消化的不只是委屈,还有委屈背后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就是自己的感觉不重要,自己的存在也不重要,这会让我们自我贬低和自我攻击。内化的羞耻感会让人觉得自我是有缺陷的,甚至会没有经历外部的任何事件,仅仅因为自身的存在而感到羞耻。就像这位总是道歉的女生,她慢慢感到自己的存在好像就是错误和羞耻的。 一个人最初的存在感来自他的感受被父母感知。反之,父母对孩子的忽视和否认,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人的羞耻感是渴望得到爱,又害怕得不到爱。我们渴望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是当我们保护不了自己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深深的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也会引发强烈的羞耻感。很多从小被父母责骂的孩子,会把事情归咎于自己,觉得自己如果再听话一点,表现得更好一点,就不会遭到责骂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无法保护自己,认为自己很窝囊。 在面对父母的忽视或者责骂的时候,孩子很容易怪罪自己,觉得父母之所以这样对待自己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不值得被爱。他们不能保护好自己,甚至也不敢奢望父母的保护和安慰。最难过的是,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真相。 当孩子感到羞耻之后,可能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不再受到更多的伤害。比如,即使是自己受了委屈,也会和别人道歉。这样做是因为害怕连现在的关系也失去了,没有关系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羞耻真正让人害怕的地方是它会暴露一个人脆弱无助的样子。人对爱的渴求,竟然变成生命中的羞耻。
A 在生命之初,得到来自外界的亲密的人的强有力反馈太少了,所以在长大的过程中,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所有建立的关系都会隐约觉得是某种条件的交换才得以实现。比如老师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乖巧听话,同学喜欢自己是因为成绩好可以给他们讲题,而讽刺的地方在于,这种有条件的喜欢,其实是一种幻想,因为并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只能假设和猜测。 当一个人总是用一种方式去做假设的时候,那么他的心理模式就产生了,心理模式一旦产生,已不再关乎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们就会被这种模式所控制。 比如你的伴侣只要不回复你信息,你就会觉得对方是不是不爱你了; 如果看到你的朋友和其他人在分享些什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要被抛弃了; 你不能允许自己犯错,只要犯错就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可言…… 这些都是心理模式,某种被我们常常不加思考就相信的假设和幻想。 而我们这么容易就被一个假设所左右,正是因为很难真的相信别人对我们有无条件的好意。 这里并不是说所有人给我们呈现的好意都一定是无条件的、真诚的,而是我们根本不相信这世界上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这个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个质疑:难道所有人都在虚假地活着?还是我们的信任系统出现了问题? 如果能够探索到这一步,改变可能就已经在发生了,因为只有当你深信不疑地依靠幻想和假设来判断世界的规则发生了松动,新的模式才有可能发芽。
A 没谈成的恋爱 是上天对你的保护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动态
匿名
我儿子(高一 因为高考放假在家)中午在家向我要手机玩,提要求,说如果让他上一个小时英语课,他必须要玩一个半小时的游戏。我没有答应他,我就来上班了。结果孩...全文

9
28
匿名
我不敢直播,我不敢露脸。我想锻炼说话。我不会与人沟通。我不敢语音和视频说话。有没有锻炼说话的好方法。现在这个社会说话很重要。

21
31
匿名
有法律专业的老师吗,聊聊关于赡养问题

11
8
打开情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