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 | 山东 | 济宁
altText
5.0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我愿全身心投入让每一颗心被听见、被理解、被接纳、被温柔以待。
持证
8
服务
36
咨询
73
小时
方案
职业发展
¥
178.2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职业发展
¥
178.2
/次(60分钟)1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婚恋情感/人际关系/家庭教育等
¥
108
/次(60分钟)6次起 通话咨询
预约
简介
简介

【个人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中级社工师

受训经历

2014-2015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

2017年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丛中教授的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 意象沙游创始人苏健的意象沙游初中高级班

2018年催眠治疗师彭茂春的艾瑞克森学派催眠 心理教育专家严虎绘画心理分析

201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私人执业临床心理学家David J. Wallint博士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心理学家岳晓东的咨询技能培训 国际儿童精神分析协会主席Kerry Novick 老师的与父母儿童同步工作

2020年反思性养育创立者美国反思性养育中心创始人Regina Pa lly MD雷吉娜·帕利 博士如何带领反思性父母团体

2021年徐均自体心理学

2022年EFT情绪聚焦疗法, 中级社工师 守护孤独症家庭-心理咨询师百人计划培训

2023年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组织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基层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

2024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青春期教育专业师资》学习中 亚隆团体心理治疗学习中

擅长问题

自我探索与个人成长、婚恋关系、人际关系、学业与职场困扰、家庭教育、情绪与压力管理等。

工作人群

婚恋情感困惑者、职场人士、大学生、

青春期青少年及父母等【紧张、担忧、害怕、迷茫、纠结、愤怒、痛苦等】

咨询风格

专注、细致,温和而坚定。

对来访者的一段话

我愿意和你一起讨论现在的、过去的、好的和不好的感受,一起探索新的行为模式,帮你建立安全感、陪你体验轻盈的人际关系,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资质认证
资质认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
擅长领域
情绪压力、 亲子教育、 家庭矛盾、 婚恋情感
用户评价
心理咨询师努力
努力
第3次咨询
2024-4-25 通话咨询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心理咨询师努力
努力
第1次咨询
2024-4-3 通话咨询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心理咨询师努力
努力
第2次咨询
2024-4-3 通话咨询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心理咨询师一只仓鼠
一只仓鼠
第4次咨询
2024-3-26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一只仓鼠
一只仓鼠
第3次咨询
2024-3-18 通话咨询
和梁老师的聊天确实对我很有帮助,我感觉是符合我的情况的。理论指导实践,我和男朋友度过了一个相对来说很愉快的周末,开心。确实能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有些处理不当的地方,尤其是气来的时候情绪的表达。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我“不会合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确实是我很大的问题,在第一次聊天后我就在办公室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有时候温和平静的表达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难!希望我越来越勇敢的表达自己,并且会恰当的疏解情绪!
心理咨询师111
111
第1次咨询
2024-3-13 通话咨询
咨询效果挺好的,满意
心理咨询师111
111
第1次咨询
2024-3-8 通话咨询
老师很好,我是发布了一个问答,老师在下面给我回答的。才认识到了梁春霞老师,我目前状态迷茫和焦虑,在尝试做自媒体,老师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建议,建议都是非常落地的实操,非常的宝贵,真的挺谢谢老师,真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老师身上除了心理上的解惑,职业上也给了帮助和支持,老师还懂法律,非常优秀。也很感谢平台让我认识优秀的老师!!!
心理咨询师怦然
怦然
第1次咨询
2024-3-5 通话咨询
老师的建议对我很有帮助
TA回答了问题
A 焦虑会引发强烈的生理唤醒和肌肉紧张。我们只要持续感到有威胁(真实的或想象的),就会保持紧张和生理唤醒的状态。大脑的恐惧中枢向我们的身体发出信息,让我们保持警惕并准备好行动,因此我们会本能地保持高度警惕。出于这个原因,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下放松身体是很困难的——大脑一旦感知到高度危险,就会抗拒放松。但在中度焦虑状态下,深度放松是可以实现的。 定期练习深度放松——理想的频率是每天两次——有助于降低生理唤醒,并向我们的大脑反馈“放松是安全的”这一信息。经常这么做有助于终止过度警惕和生理唤醒状态,从而更长久地减少焦虑。 定期放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平时承受的紧张,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在紧张升级之前辨识并有意识地缓解它。深度放松与我们结束了一天工作后休息、散步或听喜欢的音乐时体验到的正常放松并不一样。深度放松是更深入、强烈的状态。随之而来的生理变化包括: ◇ 心跳减慢。 ◇ 呼吸放缓。 ◇ 血压下降。 ◇ 肌肉放松。 ◇ 耗氧量(代谢率)下降。 这些变化和战斗—逃跑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相反。我们进入一种深度放松的状态,就会扭转战斗—逃跑反应引发的身体变化,从而驱散随之而来的不适症状。事实上,深度放松和深陷焦虑是几乎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深度放松练习是一种有效的技巧。经常做深度放松练习,有助于减少过度警惕和生理唤醒的情况。定期练习能提高我们控制焦虑的能力,不仅能立即减少焦虑,还能让我们在心理上受益。
A 你喜欢的事 你擅长的事 都藏在你的天赋里
A 每个人格的成长经历都是复杂的,没有办法真的实现一一对应,一个不够完善的人格就一定对应某一个创伤,我们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根本无法用一个原因来诠释。 有时候,很多人的原生家庭并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严重的创伤。 也许创伤体验是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必然体验,因为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时候,创伤就已经产生了。 没有一个智慧之人,也没有一本人生教科书,可以告诉我们完美的人生是怎样的。 我们终此一生,一直在生物性和人性之间挣扎,在先天和后天之间寻找平衡,所以我们人生的底色就是无法避免的由未知带来的创伤感。 我们现在常常会用这样的句式来调侃自己的身份——“我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或“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这样的玩笑话其实揭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核心,那就是当我们成为一个第一次体验的角色时,就决定了我们要面临挑战,而挑战就意味着超出了我们可预见的能力范围,这其中必然会有挫折和失败。
A 很多人的改变总是无疾而终,根本原因就在于改变的动力不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而是为了摆脱和逃避当下的自我厌恶感。要实现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自己时间和耐心,学会和自我厌恶感相处。我们听了太多关于变好的方法,却忽略了在变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厌恶感相处,所谓的变好,是不会实现的。 自我重塑就像是自己做了一次自己的父母,用我们理想中的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呵护自己,支持包容自己的每一步试错。很多时候,我们缺失的不是自我,而是理想的父母。很多人本能地想要从父母身上寻找这缺失的部分,但万万没想到,缺失的最后一块碎片只有从自己身上才能找到。完成自我重塑的一个信号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要独立面对未知和挑战,你也许会害怕,但你仍然选择继续往前走,因为你信任自己。
A 不知道最近有没有看到这个小视频,一个孩子翻出以前和妈妈的语音对话。孩子奶声奶气的句句回应妈妈的话。 网友纷纷讨论从什么时候亲子关系开始变了呢? 大约从孩子要做自己的时候,从父母功能跟不上孩子发展的时候。 如果关系中——少一些爱你所爱,多一些爱其所是,关系怎么会变质
A 因不被爱而生“恶” 《圣经》里最初的杀人事件是哥哥该隐将弟弟亚伯杀害。亚伯被上帝所爱,而该隐没有得到上帝的爱,于是心生忌妒的该隐杀害了被上帝所爱的亚伯。该隐应该明白,如果他把亚伯杀了,上帝会更加疏远他。然而,因为自己本来就不被上帝所爱,所以该隐选择了保持不被爱的状态。 在得不到父母或社会的认可时,如果你总是为此而叹息,你就会陷入自我否定的价值观中,并不断给自己造成伤害。因此,在这种时候,比起终日叹息不被认可,不如下定决心做好自己,坦然接受自己不被认可的事实。遵从自己喜欢的方式,也没有必要终日叹息,把自我否定转变为一种自我肯定,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逆转。 选择自我,以一种不被认可的方式生存下去,这样的生存方式被称为“对抗同一性”。多数情况下,反社会、反权威的生存方式,便是内心具备否定价值观的人在实现其自身价值逆转后的结果。
A “再看不到岔路口,我们就完蛋了。” 有时我们只是陷入在自己的思维局限里。
A 生活如一面镜子,你对着它笑,它也对着你笑; 你对着它哭,它便对着你哭。 我们成功与否不在于我们是谁或者我们拥有什么, 而在于我们想的是什么,拥有什么样的心境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A M从事自由职业,经济状况无问题,工作时间自己可以掌握,但他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工作上,努力地赚钱,让生活质量打了折扣,也疏忽了自己的家庭。既然从事自由职业,就应调整工作比重,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但是他并不愿意,身心仿佛被困住了,常抱怨自己很疲惫。 既然已经感到疲惫了,为何不做出调整呢?M给出一个理由:“我没办法调整。如果我不多赚点钱,我会感到很害怕。我没有安全感。” M的例子很常见。M的生活陷入不得不如此的循环,他感到很无奈。但局外人看到M这样的状态也常疑惑,甚至会忍不住劝说:“既然工作时间自由,经济条件又许可,为何不调整时间,提升生活质量呢?” 但是局外人无论怎么说,也无法让M改变。 驱动M努力赚钱的是什么力量呢?从M的理由来看,是M的“害怕”与“不安全感”。 内在改变了,外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M若要解决受困的状况,不是减少或增加赚钱的时间,而是探索他的“害怕”,不让“害怕”主宰他,从而减少“害怕”对M的控制,让M脱离惯性的思维,改变惯性的应对方式。 当M能面对“害怕”,理解、掌控、减少,或者克服“害怕”,那么M就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要赚钱,以及要投注多少时间在工作上。 当内在改变了,外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如果M愿意探索,愿意当自己的主人,不是让害怕当主人,我对M可能会进行如下的提问: “不投入工作,你会害怕呀?你要谈谈害怕吗? “你害怕什么呢? “这个害怕有多久了? “这个害怕怎么来的? “类似的害怕,是从小就有的,还是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之后有的,还是进入家庭之后才有的? “引发你对缺钱的害怕,那个事件可否说说? “那个事件带来冲击的同时,还带来什么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对你是好的吗? “你怎么看待害怕? “你期待害怕减少吗? “你想做害怕的主人吗? “你愿意靠近害怕吗? “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是有价值的吗? “你接纳害怕中的自己吗? “当你害怕的时候,你怎么看待自己?” “害怕”是感受层次,一般人知道自己害怕,却不知道被害怕控制,不知道如何靠近害怕,不知道害怕从何而来,不知道如何应对害怕…… 当内在的“害怕”成了主题,内在探索,问句环绕害怕的成因、过去的事件,对害怕的观点、期待,面对害怕时渴望,以及害怕时的自我。对话交织着时间与冰山,探索过去的事件的影响与其对内在的冲击,通过探索让M觉察,让M决定自己,让M成为自由的人。 ——【书摘】
A 请检视自己的生活现状,给自己更多的觉察空间,整理自己的爱的联结力,和自己有一个对话: 我爱我自己吗? 我理解的爱它代表什么? 为此我付出过什么代价? 如果有一个改变,我从哪里开始呢? 我的新的选择是什么? 此刻,我的感觉怎么样?
动态
123
我也不差,但是就觉得追赶不上

6
29
匿名
是一种要被呼应的存在吗?比如我网上卖东西,已经设置了自动回复说明能拍就在,不用问在吗之类的。 还是很多人回来问。并且回他在之后还经常就消失了,已读不回啥...全文

4
19
匿名
9
21
打开情说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