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不需要灭掉焦虑~而是学会跟焦虑和平共处 不去处理情绪,
吴云
不需要灭掉焦虑~而是学会跟焦虑和平共处 不去处理情绪,就做不了事, 做不了事,就会一直被关系中的问题所牵绊, 不能处理核心问题, 就会陷入痛苦僵局…… 然后形成低能量的闭环~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彻底根除焦虑, 而是带着焦虑,去做事~
0温暖
0回答
#
焦虑怎么办
相关回答
白雪峰
反刍思维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指个体反复、被动地思考过往的负面经历、情绪及问题,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它就像是一头牛反复咀嚼已经咽下的食物,不断回味那些不如意的事。 比如:你坐电梯,你跟同事打招呼,但当时他没有回应你,整个晚上,你都在回想,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是不是什么事情做错了?他会不会孤立我? 工作汇报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你还在懊悔:“为什么当时会搞砸?如果提前准备,会不会讲得更好?” 你总是在回忆当时领导的表情,觉得他有深意。你会想,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最近环境不好,下一个被裁的会不会是我? 即便是你和别人吵架了,过了好几天,你还在懊恼,觉得当时没有发挥好。 如果你有这些现象,就要小心了,你可能陷入了心理学中的反刍思维。 从心理学角度看,反刍思维起初可能是大脑想要处理未解决的难题、化解情绪的尝试,但它往往适得其反。 过度聚焦负面内容,不仅无法厘清思路找到解决方案,反而会加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消耗大量心理能量。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自信,让人陷入消极的自我认知循环,干扰正常生活与工作节奏。 如果你正在经受这种折磨想挣脱出来,欢迎咨询我。
王冰冰
了解自己,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点像做实验,尝试一些新事物,看看结果,然后调整对自己的看法。古人说每日三省,也是这个道理,每天留给自己一些独处的空间,与自我进行一场欢畅的对话,客观地剖析自己,看清自己,调整自己。
李娟丽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是你不行,最可悲是有时候我们会相信这个谎言。
张凤琴
亲密关系期待其实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对另一半的期待,一个是对关系本身的期待,我们先来聊聊前者。对关系中另一半的期待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择偶标准”。 就像看影视剧时看到令人心动的角色时,会发现他们身上可能会有一些相同的特质(例如聪明、好看等),这些特质可能也会不自觉地被我们代入到选择自己另一半上。我们常常听到“希望对方有高学历”“希望对方要很孝顺”等等这样的要求,其实都是不同的择偶标准的体现。 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曾经或多或少构想过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大概会是什么样子,但很少有人真正系统地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标准分别列出来,再进行排序,Ta会是什么样的呢? 以及,按照这些择偶标准的配方形成的理想类型,在现实中是可实现的吗? 事实上,择偶标准在关系建立之初就会影响着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对象交往,其严苛程度也会影响我们交友时的开放程度,可能曾经遇到过不错的人,也会因标准过于严苛而错过了继续交往的机会。对于已经建立了亲密关系的人而言,择偶标准也许会成为验证对方的一把标尺,影响着关系的发展。
吴小莉
咨询手记: 世界上会有“绝对真实”的事情吗? 即便我们亲耳听到某人说的话,有没有可能性“他在口是心非”?…… 即便他说的是真话,有没有可能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情感、想法已悄然变化”?…… 当我们从“二元对立的执着”(对错、真假、有无、好坏等等)中跳出来时,我们就活出了人生的一份大智慧和大自在
王冰冰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使人思索,使人坚强。有时候,我们并不是在等什么人或什么事。我们只是在静待岁月改变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