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很多时候的焦虑是因为缺乏行动力。 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有

宗阳
很多时候的焦虑是因为缺乏行动力。 任何事情,只有做了才有可能成功,只有尝试了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就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先确立目标,然后立即行动起来! 从现在开始,以行动追赶梦想,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成全。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唐建刚
精神动力学维度的一个特点是介入到一个人内心的体验、感受、理解等等跟这个人工作。 精神动力学的咨询常常不在症状本身说事儿,症状作为索引,我们是借助症状去看内心发生的感受、看法、期待、担心或者挫折,也就是说内心对方方面面的事情有各种的需求,但内心需求的这些方面,有时候是不协调的,不能达成一致的,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局面,叫做冲突。 这些冲突是需要人有涵纳能力的。当一个人有能力涵纳内在冲突的时候,内心的反应就不会溢出来。当涵纳不住,消化不了的时候,内心反应的波动就会比较大,大了就会溢出去,那外在对这种“溢出去”的呈现就是症状。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告诉来访这是冲突,来访根本没法理解。因为这是我们建构出来的几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冲突,这是我们的工作。怎么能够让来访理解,也能够去看到,感觉到呢?除了症状之外,他内在的现实常常会表达在生活的人际关系中,他为人处世的时候,这些冲突从内在就直接显示 出来了,显示在跟人、跟事儿打交道的特点上。所以我常说要跟来访聊家常,因为这是内心剧本在现实里的演绎、投射。我们跟病人谈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比如他的为人处世、家长里短,从这里头就能够听出来他的一些特征,这个特征就代表着他内心的一个剧本。当然这个剧本是我们用心理学的话语体系给解读出来的剧本,往往体现的是这个人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映射关系。我们会通过这些来理解一个人的内心能力,他能不能驾驭内在的各种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就是说遇到相似的生活、事件和情景的时候,有的人就很轻松,但有些人就不得了了。这就说明人的内在能力是有差别的。这种内在能力的差别,不是在一件事情上的差别,可能方方面面都会出现差别,这个方方面面的差别就意味着性格差别。 现在的视野就变得更宽了,我们看到的不是在一件事情上的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特点,除了这件事情之外,还有这个人整体的状态水平,这就是治疗师在评估的时候,对一个人整体人格状态的评估:精神病水平?自恋水平?边缘水平?神经症水平?这就是看他性格总的“基调”在哪儿。在这个基础上,再评估具体的冲突是什么类型。 这就从一个症状。进而解析 发现周围 有很多的事件,通过事件发现内心有剧情,通过内心剧情再看到他有一个这样的性格特点。如果考虑的维度再复杂一点,这样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顺着这样的思路,一步一步会引出个人成长发展史,社会、经济

武李利
纯粹于当下

隋艳玲
今天看到⼀篇⽂章: 我们⼤多数⼈,都没法⼈好好地通过⼀个正确的表达⽅式获取⾃⼰想要的;因为如果我们不看重⾃⼰的需要,别⼈可能也不会。⽽我们可以直接地谈论需要,⽽不是指责、批评对⽅ 1. 区分抱怨、批评、指责与表达需要的差别。 很多⼈⽆法直接表达⾃⼰的需要,她们的需要常常隐藏在抱怨、批评、指责之中,这样的表达⽅式不仅会让关系受到负⾯的影响,还会阻碍别⼈更好地满⾜他的需要。 妻⼦说:“⾬下得这么⼤,我也没带伞,你为什么想不到来接我下班?你就是⼼⾥没我。” 这是抱怨,指责。 “⾬下得很⼤,如果你来接我下班,我会很开⼼,因为我渴望你的关⼼和重视。” 这是表达需要。 妻⼦说:“你这个⼈就是太懒,家⾥这么乱,却从来不懂得收拾⼀下。” 这是批评和指责。 “我需要家⾥保持⼲净和整洁,也期待你能重视我的这个需要,可以帮忙⼀起收拾、整理家。” 这是表达需要。 妻⼦说:“你从来不在乎我的感受。” 这是抱怨和委婉的表达需要。 “我希望你在乎我的感受,如果你在乎我的感受,你不会说‘这是⼩事’,你会站在我的⾓度感受这件事,思考这个问题。” 这是具体、直接的表达需要。 妻⼦说:“家⾥的开销都由我⼀个⼈承担,我觉得很不公平。” 这是笼统、委婉的表达需要。 “我需要你和我⼀起承担养家的责任,我们每个⽉的⽣活开销是6千,你可以每个⽉打3千到我的卡上吗?这样我会觉得公平。⽽这⼀点是我很看重的。” 这是具体、直接的表达需要。 以上这个部分,你还可以学到⼀点,如果有⼈批评、指责、抱怨你,你可以试着保持⼀点冷静和理智(毕竟没有⼈喜欢被批评、指责和抱怨),透过这些表现去看到他背后的需要和期待。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