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把竞争的赛道放在自己擅长的地方 错位竞争: 与其更好,不

那晓旭
把竞争的赛道放在自己擅长的地方 错位竞争: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人无我有,人有我不同!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凤琴
最近阅读中,听新闻中,刷屏中总能看到“上岸”这个词,于是多留意了一下, 细细体会来,确实还是蛮符合现代人的节奏的。 万事皆可“上岸”的背后,或许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追赶“社会时钟”的焦虑。 “社会时钟”理论,是指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的一生需要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即“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比如22岁大学毕业、25岁前结婚、30岁前生小孩、60岁退休等。 在《新异化的诞生》一书中,作者罗萨认为当今社会节奏加速已经成为现实,人们变得忙碌的同时,会担心无法跟上社会生活的步调。如果赶不上“社会时钟”,达不到社会的期望,许多人就会陷入焦虑,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生活,试图“不被落下”。毕竟,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生的容错率似乎变低了。 学业是如此。同届年龄小的同学会被羡慕,毕业最好能“一战成硕”或是无缝衔接工作,就连gap year都不可以放松,必须丰富经历、提升自我,否则等回到“正轨”时就赶不上同龄人了。 事业是如此。能找到工作还不算“上岸”,那得是没有加班和调休的外企,或者是有编制的岗位才行。到了一定年纪晋升不上去,似乎就永远失去了希望。 而被催婚催得头大的人、想结婚却找不到合适对象的人,在相亲时大概也同样焦虑。 可是,考试有标准答案,人生的阶段却没有。究竟什么样才算上岸,是说不准的。 遇见的人到底是否合适,还需要时间去相处、了解,恋爱和婚姻中更少不了磨合。我们当然不排除很多人可以通过相亲找到爱情,但也要看到,小红书晒出“相亲上岸”的网友中,不乏几天后就分手的。更何况,与相亲对象在一起也有可能是妥协的结果。这样一来,说是“上岸”未免不恰当。 但脱离一时折腾的“上岸”带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愉悦满足的。 走过路过的伙伴们,你“上岸”了吗?

朱丽娜
心理意义上的“攻击性”,并非无限制地攻击和伤害他人,释放恶意与敌意,而是一种攻击性驱力。它包含着进化取向,是一个人实现自己想法,竞争与超越的能力。 所以,当你长期抑制攻击性后,你会很难走出舒适区,无法自我实现的本质原因,源于我们压抑了那个与生俱来的心理财富——“攻击性”。 从小被压抑攻击性的人,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ta一定是不自信的。顺从,是其一生之敌。父母过度压制孩子的攻击性,不尊重孩子感受,会让ta自我怀疑。长大后,亲密关系中处于压抑的状态,在人际关系中不会维护自己。成为我们通常说的“老好人”。 其次,ta也会失去竞争的根本动力——为自己争取机会,过得更好。如果一个人没有做自己的机会,ta的攻击驱力得不到发挥和释放,激起了对父母、他人和世界的强烈的不满和恨的情感。可能会转变为,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展露出明暗面,表现得自私、攻击、狭隘、嫉妒...慢慢变得愤世嫉俗,一步步迷失自我。 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可以成为谁。最为重要的是,没有攻击性的人,不会有真正爱的能力。回避攻击性的时候,也回避了爱。无法接纳攻击性的时候,也放弃了亲密的机会。 至此,我们知道,“攻击性”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存在了。而已经抑制这份内在驱力许久的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正确释放和转化它为生命的动力。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