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晚上正在听课,孩子在文化馆比赛结束打电话告诉我她没法把电

徐小慧
晚上正在听课,孩子在文化馆比赛结束打电话告诉我她没法把电动车骑回来了,下雨了。 我说把车放在那里,打的回来。孩子说走到大马路上要很远,雨太大了,你来接我吧。 于是我就开车去接她了,还有一分钟快到了的时候,孩子打电话过来,雨停了,她直接骑车回家了。 刹那间我感觉到愤怒,白跑一趟,我觉查到自己的情绪,是啊,白跑一趟有点情绪很正常啊,我接纳了我的情绪,任其流动一会。——接纳 选择接她是我的决定,我来了结果怎么样不是我能决定的。——我的选择我自己承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从内心来讲是可以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支持——背后的意义。 电动车骑回家了,明天女儿也不用再次回来拿车了,也是好事——积极的一面。 做自己想做的,对结果不控制,任其发展,调整自己,一阵风吹来,我感受到如风一般的自由,这也是我喜欢的松弛感。——我的感受 我仿佛看到了雨后女儿骑着她心爱的小电动,也像风一样自由回家的样子~~

1温暖
0回答
刘晶晶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吴莲英
解析萨提亚冰山理论 萨提亚冰山理论认为每个事件背后都有一座冰山,每座冰山有六个层次体验,即行为、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六个层次的体验是同时发生而非先有某个层次。觉察一个人应对事件的背后原因,才会真正破除这个人心中的坚冰。下面从指责、讨好、打岔、超理智四种负性应动模式来深入分析人的内心活动。 讨好的人通常在感受层次受阻。讨好的人习惯压抑自己的感受,他会忽视自己的委屈和无奈,只有让他发现自己压抑的情绪才可以让他与自己更好的连接。 指责的人是有期待的,虽然他不一定意识到他的期待是什么,探讨指责的背后有期待,是想让他看到期待是属于自己的,只有自己能为自已的期待负责,并推动他在期待上做出转化。 而超理智的人通常限制在观点里。超理智的人一大堆道理规条,他会理所当然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无法接纳别人的做人原则和自己不一样,告诉他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观点,只有自己为自己的观点负责。当领悟这点后让他与这个观点的感受连接会促进他在观点上做出改变,因为这个观点下的感受很舒服,让人感到尊重。 打岔的人却卡在更深层次的渴望里。打岔的人最难介入,因为他不会跟人互动。他不跟人互动只是因为太多的压力让他不相信有谁能给他安全感,只有让他体验到自己是安全的被接纳被认可被重视的,他才愿意看到通过打岔即逃避来满足自己的渴望是不可取的,勇敢地表达出渴望虽则有失面子但却有可能得到满足。 以上四种应对模式通过转化最终会达成一致性沟通。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