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
李志宏
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完善。要实现自我完善,就要找到自我,如果连自我都找不到,还怎么谈完善自我呢?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给予孩子爱,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而不是依赖父母的人。爱是一种关心,而不是控制。夫妻之间真正的爱,不是树缠藤,也不是藤缠树,而是彼此独立、心心相印。这样的爱能不断拓展双方的自我界限,让彼此的心灵都获得成长。 ——《少有人走的路》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张翠香
情绪平衡技巧的原则在于允许任何一种感觉自由生起。
姜丽敏
我们对待情绪的惯性模式是:不接纳负面情绪,通过头脑里的自我说服、自我开导来缓解。但久而久之,会发现那些情绪有时候并不是真的被疏导,而是积压在心里了,甚至被压进更深层的潜意识,换一种方式来控制我们。 现在我们尝试使用新的方法来应对情绪:不评判、不否定、不控制情绪,而是通过直接感受身体的变化来使它慢慢平息。 与情绪相处,需要三个步骤: 觉察-感受-探索。 首先是在情绪来临的当下,对它升起一个觉察,自己意识到自己在情绪中。 其次,不带评判地感受身体,让情绪流动起来,找到出口,得到疏导。 最后,尝试去觉察触发自己情绪的按钮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这个人、这种处境,对我来说这么难以接受?为什么我被激起愤怒、委屈的情绪?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在模式。 有了这样的觉察,我们的情绪按钮就不会那么轻易再被触发了。身心也会越来越健康、平静、喜乐。
游庆涛
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决定着一切。 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
王谦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写到,“当你为自己负责时,你就会有力量改变自己和环境。” 我们这一生,和谁相处,其实都是和自己相处。 困扰我们的,从不是来自他人的看法,而是自己无穷的苛求、纠结与失望。 当负面情绪再次如潮水般涌来时,请告诉自己:你有价值,你值得被爱和拥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剥开情绪的层层“面具”,将自己从精神的囚笼里解救出来。
那晓旭
如果你想拥有美好的婚姻, 请接纳对方跟你不一样, 允许对方不完美, 就像你自己也需要被别人接纳一样。
白雪峰
只要心中有希望存在 就有幸福存在 有理想在的地方 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 痛苦也成欢乐 只要拥有希望 为自己的希望不停地劳作 你就能得到你所希望的一切 希望决定行为 行为导致结果 总有一天 你所坚持的东西 定会反过来拥抱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