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为了“好”而牺牲“真”,是许多人受苦的原因,而且,这好,
李丽丽
为了“好”而牺牲“真”,是许多人受苦的原因,而且,这好,不是真好。 可以说,心理问题的本质就是“失真”—只是求好,不敢真实。一个人内部的“好”越是坚韧,他就越会压抑自己的“真”。当“真”与“好”发生冲突,他为了维持“好”,会毫不吝惜地牺牲“真”。 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好人”,却失掉了“真我”,自此不敢活得真实,在生活中顾虑重重,层层设防,最终痛苦不堪。
0温暖
1回答
相关回答
王红梅
“人的内心是一个神秘的世界,隐藏着无数情感和梦想,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理解。”——这句话揭示了人心的复杂性和深度,鼓励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任伊雯
《静心》 要经过多少的恐惧呢 我的身体才可以如此 全城皆兵 就像一支枪经历了太多战斗 已经习惯了子弹上膛 我的身体 稍不留意就会咔嚓 扣动全身的扳机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活着呢 提着心 吊着胆 皱着眉 耸着肩 含着胸 佝着背 几乎是时时刻刻 日日夜夜 仿佛 全身站满了绷紧神经的卫士 经由静心 我一次次告诉忠诚的卫士们 我童年的战斗 少年的战斗 青年的战斗 中年的战斗 全都结束了 我现在只是一棵享受生命的老树 为我站了一辈子岗的老兵们啊 你们都可以退役啦 请相信我 战火早已熄灭 仇恨已经消散 我已经与各方签订了永世的和平条约 一条爱的河流将淹没那片战场 在所有荒芜的废墟上 都长满了鲜花和绿茵 我忠实的卫士们 请各回各家 在本属于你的田园 跳舞 高歌 忘记那战争 啜饮本属于你们的生命美酒
徐晶
在我老家山东,考公的执念特别重,以致于心态扭曲,形成的群体性认知闭环。这就是典型的家族业力,地域业力。 背后隐含的是, ①齐鲁大地自古出圣贤,不出枭雄,一直需要拜大哥,从众和群体意识特别浓,这也是为什么山东一直是中央的大后方,各种无条件支持 ②对“稳定”的过分追求,带来对“不确定”的耻辱感,对“控制权”的强烈需求。但是,任何规律的真相都是此起彼伏,人需要应对变化的弹性,而非追求绝对的稳定。 ③这些地域特点,被混沌的自我带入家庭,就是代际鸿沟,家族创伤。一代人,一代领导人又会创造新的地域特点。 在有选择权时,多看看世界,给后代更多选择。 ④最后,每个人都是多面相的,你唯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当你看得越微观,自然也会越宏观。当你分得清自己受什么影响,也自然也会慢慢从这种影响中摆脱。 祝你,不断从自性的微观,走向世界的宏观。 #人间清醒大晶子
吴云
人类之所以会痛苦, 就是因为我们是语言的动物, 而且我们经常会压抑自己的想法。 可你要知道,当你压抑自己想法的同时, 会激起思维和情绪。 因为你太在意它, 所以你跟它的连接变得很紧密, 你会产生语言所带来的行为倾向, 同时陷入走不出来的思维陷阱当中。 逃避使得痛苦翻倍, 越逃避痛苦,就会使得这个痛苦变得更加强烈。 逃避感受阻碍了积极的行动。 能够真正为你带来改变的, 真正能够让你跟痛苦告别的东西是行动, 是你去做事。 当你越走越远,你才能够跟它分开。
吴小英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李有军
家长:“我们对你要求不高,你自己好好考试就行了。” 点评:这话对大部分孩子都不太合适,因为他们会从反面去理解,这对有信心的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改为:“你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我们都可以接受。” 家长:“这几天你什么事都不用管,只管专心考试。” 点评:这会从侧面加大对孩子的压力,实际上是在提醒孩子:考试是盖过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建议孩子也做一些考试之外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缓解紧张和对考试的过度注意,因为有事可做比空着急更好。 可以改为:“你主要负责考试,其他事情交给父母,我们各负其责。” 家长:“赶紧睡觉,好好休息才能好好考试。” 点评:睡眠对考试很重要,但是不能要求孩子提早上床休息,还是应该按照原有的作息规律,否则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可以改为:“昨天你是这个时间睡觉的,今天也可以去睡觉了。” 家长:"就拼这一把了!" 点评:过分夸大高考的意义,这样会对压力大的孩子有负面影响,给孩子灌输“赌博”的心态,不利于考生平稳地发挥。 可以改为:“这次考试就当给自己一个总结、一个交代,按平常水平发挥就可以了。” 家长:"考试的时候千万不要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的好消息!" 点评:考试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告诉孩子千万别紧张,其实是从反面诱导他紧张。“我们在外面等你”可能会让孩子在考试过程中分心。 可以改为:“考试紧张是正常的,别的同学也会紧张”。 家长:"考不好也没事,大不了再考!" 点评:反面表达了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尊心强的孩子有干扰作用,会有让他提前放弃的意思,而且孩子能感觉到这不是父母真实的想法。 可以改为:“阳光是为考任何分数的学生准备的,按自己的能力去考吧!” 家长:"考好了,想去哪玩都行!" 点评:这是一种奖励,但这种奖励会增加孩子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对奖惩比较敏感的孩子,容易使其分心,无法集中精力去考试,而是考虑如何得到奖励。 可以改为:“你尽力发挥吧,考完试,我们全家可以一起外出过个轻松的假期。” 家长:"同样是人,我不相信我家孩子比人家的差。" 点评:把自家孩子与别家的孩子做不恰当的比较,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缺乏自信的孩子,建议尽量不用。 可以改为:“别家的孩子考多少分我们不在乎,只要你发挥出真实水平,我们就满意了。” 写在最后: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努力不负青春,未来必将可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