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的欲望不是被压制的, 而是得到满足后,就不关注了。

陈瑶琴
人的欲望不是被压制的, 而是得到满足后,就不关注了。

2温暖
0回答
中丶南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情 绪 鞭 挞 什么叫情绪鞭挞呢,就是指我们的意识层面想要某个东西,我们的潜意识层面却并不想要,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思想和行为。 比如我们在意识里想要健康、快乐、成功,可是潜意识里却并不想要,这就会造成一种矛盾的行为。我们可能非常关心养生,说起养生知识头头是道,但是却连最基本的早睡早起都做不好。我们很想要变得快乐,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心理疗法,却总在看到一点效果以后就停止,没办法坚持。我们希望自己取得成功,却老是拖延、懒惰,不肯在工作中真正努力。这些看起来矛盾、不合理的行为,都属于情绪鞭挞。 你或许会认为自己疯了,我跟自己有仇吗,为什么在潜意识中,我对自己这么糟糕,不想让自己过得好?事实上,情绪鞭挞与潜意识中的“自我形象”有关。如果在潜意识中,我们的自我形象不好,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就会产生很多自卑、痛苦等各种负面情绪,以为自己不配得到健康、快乐、成功。这些负面情绪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却深深影响着意识层面的行为。 要知道自己有没有情绪鞭挞其实很简单,我们只要试着说一句“我是有价值的,我值得被爱,我深爱自己”。看看说这句话时你心里有没有一丝犹豫、悲伤、不相信或者不舒服的感觉。如果有,就说明你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情绪鞭挞,不认可自己的价值。 在情绪平衡技巧中,有一套特意针对情绪鞭挞的疗法,帮助我们接纳自己,消除潜意识中的自我破坏倾向。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这套疗法。 假设我们拥有的情绪鞭挞想法是“我不够好”,那么首先,我们做几个深呼吸,让身心平静下来。接着,我们将右手握拳,以最快的速度轻轻敲打左手掌心,敲打五六次以后,交换双手,左手握拳,敲打右掌心。 在整个敲打过程中,我们依次对自己说出下面八句自我肯定陈述: 第一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永远不可能彻底快乐、健康和成功。第二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直到我变得非常快乐、健康和成功为止。 第三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永远无法放下“我不够好”这种想法。四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未来才能放下“我不够好”这种想法。五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并不愿意完全放下“我不够好”这种想法。 第六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现在我非常自在地放下“我不够好”这种想法。七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即使我仍然有一些信念,让我无法放下“我不够好”这种想法。 第八句是:我接纳并深爱自己,因为我放下了所有的信念,治疗了某部分的我,我现在已经彻底并永远放下了“我不够好”这种想法。 这就是一套完整的情绪鞭挞疗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刺激小肠经穴,启动身体的自愈能力,疗愈未解决的情绪问题。 除了针对自我接纳的情绪鞭挞疗法,还有一种针对他人的宽恕疗法值得我们学习。宽恕疗法也是情绪平衡技巧中的一个重点,它帮我们原谅他人,释放阻塞的情绪能量。

曲红艳
我们从小接收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非事实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躁狂的想法。 很少有人实事求是地告诉我们:好好学习,收获的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并不代表我们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走上人生巅峰-一这些事情是没有彼此关联的。 我们整个社会环境都缺少活在当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父母也经常会给我们输入一些逾越现实边界的自恋幻想,比如:你好好学习,父母就开心了;你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父母就幸福了;你早点结婚,就好了~ 就因为你不听话,咱们家才过不好...... 这些全是非事实的信息,不断给孩子制造逾越现实边界的自恋幻想,把孩子推向躁狂的状态。 父母这两个大活人幸不幸福,不取决于他们自己,不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却取决于一个小孩的肩膀能把他们扛起多高。 当孩子不断被催眠,进入这种非现实的躁狂状态,那么这个孩子将来也很容易进入躁狂状态,妄图掌控皮肤之外的人和事,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背在身上,夸大自己的能力。 生而为人,其实每个人的责任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客观现实边界以内,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当父母电量很低,焦躁愤怒百爪挠心,揪住一个弱小的孩子骂一顿,顿时就会像充了电一样,眼睛都亮了。 那为什么揪住弱小的孩子骂一顿,而不去骂领导呢?因为你知道,骂了领导工作可能会消失,而骂孩子没什么代价。 这时很多父母就选择了欺软怕硬,自己先爽一下,通过吸食孩子的能量给自己充电。 你可以观察,只要父母跟孩子说一段话,孩子就变得痛苦,头低下来,眼光暗淡下去,那一定是父母在吸食孩子。 看起来好像是父母占便宜了,但从灵魂进展的角度讲,这个父母也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了。 现实中,我们认真想一想,一个小孩有没有可能解决大人人生中的苦难?事业受挫,夫妻感情不和,跟亲友起矛盾.…..这是一个孩子能解决的吗? 当父母跟孩子诉苦,孩子就会不自觉产生自恋幻想一父母太苦了,我应该做些什么,背负起这个苦难,让父母幸福。 可是一面对现实,他又发现他什么都做不了。 这就使孩子像坐过山车一样,在“我能一步解决所有问题”的躁狂和“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抑郁之间来回摆荡。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他不敢幸福。因为父母还那么苦,独自幸福的愧疚感会将他淹没。 第二是,看到别人的苦难,他总会升起拯救别人的自恋幻想,一遇挫折又立刻掉落到抑郁的深渊,面对什么事情都难以有平和的基于的的状态。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