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理咨询的过程实际上是围绕两条线同时工作的过程,一是现实

张凤琴
心理咨询的过程实际上是围绕两条线同时工作的过程,一是现实层面发生了什么,二是心理世界发生了什么。

1温暖
0回答
吴小莉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赵莎莎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活着? 看起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却也是个非常基础的人生问题,人的一生会发出无数次这样的疑问,在你开始有意识的时候,在童年开始对世界好奇的时候,在青春期压抑的时候,在青春期迷茫的时候,在中年危机的时候,在富裕了以后,在空空的房间里的时候,在旅行的某个瞬间……你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那可能是一种突然的伤感,空虚,迷茫,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觉得生活就是流水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甚至觉得人生七八十年实在太长了,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也找不到放弃生命的理由。这种状态实际上就是缺乏意义。 人生的意义就是活出自我。 要理解这部分,得从什么是“自我”开始说起:你是如何感知你自己呢?你是如何定义你自己呢?“我”是个很熟悉的词,但什么才算是“我”呢? 当我们说“我的汽车”“我的房子”“我的孩子”“我的工作”的时候,这些东西是客体,是“我的”而不是“我”,所以我所拥有的外在事物在自我范围之外。 那么,皮肤内的就是“我”的吗?我们又会说,“我的心脏”“我的肝”“我的肺”,那么,相对于“我”来说这些内脏也是客体,它们属于“我”而不是“我”。同样,“我的名字”“我的感受”“我的思想”“我的愿望”,这些也是相对于“我”存在的客体。 一切可被定义为“我的”存在,都属于“我”而不是“我”,自我是一个观察者,一个体验者,观察者不是观察本身,不是观察物,“我的”也不是“我”。 又“哲学化”了,好吧,当你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算你的头大了三倍也不会有答案。哲学家对此进行了上千年的努力,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到康德的《纯粹理性批评》中认为理性无法帮助人认识自己,哲学家们都在说同一件事情:认识自己是件不太可能的事。 当你去思考时,答案就找到了,因为自我只能被感知,无法被思考。

唐建刚
4 置换 “置换”在强迫症病人身上出现得比较多,常常是把内心某种深刻的、难以描述的内容转换到一个症状上,让它变得容易表达、便于驾驭。在我们生活中,有一类职业的人很容易有强迫的特征——会计、出纳,这个工作的特点就会让人容易产生强迫。咨询师和强迫病人进行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拉进病人的模式里,演变成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面对面鬼打墙”,怎么转也转不出去那个弯儿。这其实与个体内心中非常基本、而又程度严重的冲突有关,临床中常见的是和性有关。很多人的强迫,尤其是纠结于“干不干净”、“会不会染什么传染病”等,背后常常都是对待性的态度。所谓的“洁癖”,内在可能是一种道德的洁癖,觉得某些事情是不被接纳,不被允许的。 中国成语和俗语里也有很多描述“置换”这种防御机制的例子:指桑骂槐、旁敲侧击、张冠李戴、借题发挥、移花接木、故弄玄虚、虚张声势、举一反三、顾左右而言他、借别人 的灵堂哭自己的牺惶··…··“置换”用得好了,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用得不好,就成了一个症状。 05 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也是强迫症患者常用的防御机制,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常用的表达方式,比如“欲擒故纵”、“欲盖弥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等,都属于“反向形成”。 以上是我们对神经症性人格防御机制的描述,当然还有很多,欢迎大家添加。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