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觉得自己活得很辛苦, 构成自己生活的尽是一些心不甘情不

王欣梅
人觉得自己活得很辛苦, 构成自己生活的尽是一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事。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生存问题, 而是一个认知问题。 “活得辛苦”的原因, 往往是因为自己“活得无知”。 ——《半山文集》

1温暖
0回答
王君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胡周琴
作家桐华曾说:因为孩子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研究发现:孩子进入青春期,会面临自我同一性的混乱。 青春期的孩子,在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中,既想与众不同,又渴望和别人一致;既想要得到父母和他人的关注,又羞于承认自己需要父母和他人,为此往往要经历来回尝试、反复摇摆,最后历经各种探索,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结构。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身高体重、性成熟等生理发育均发生自然变化,大脑的认知功能、思维能力、智力水平都在提升,且情感丰富,敏感好奇,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容易情绪波动,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也是建立个人自我认同感的时期,会更多地思考关于“我”的问题。他们有了心理独立的需求,但其本身并不成熟,很多方面缺乏经验,加之学业的压力,如果沟通不畅,就会产生困惑、发生冲突,严重的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在孩子青春期,父母和老师要有赋能意识,多欣赏、多倾听,少说教、少比较,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成长动态;不随意责骂、惩罚,不随意贴标签,引导孩子把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建构对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引领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朱丽娜
有时候我们不必太计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坏结果。而是先用一种自我赋能的方式,让自己有力量解决问题。这样一来,问题得到解决,自信和活力也得到保全。 想要做到合理的“甩锅”,我们需要: a.不去抱怨他人,停止责怪自己。 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的归因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归因,归因于自身;一种是外归因,归因于外界。这被称为“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内归因,是很多人自我PUA的源头。冷静的外归因,真的能减少很多心理包袱。 b.学会“自我关怀”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是心理学家Kristin Neff提出的理论。 它是指:处在糟糕、痛苦的状态中时,能够安抚、关心、照顾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不管现状有多糟糕,都积极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应对方式,能够保护我们远离自我批评、自我否定。 c.积极“体验自我”体验自我(experiencing self),是指由此时此刻的体验和经历构成的一种自我。 这种自我比较强大,让我们有能力活在当下、活出自己。比如,没有生长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那就努力创造一个。换一份更有动力的工作;搬出糟糕的原生家庭;工作之余做一些提升幸福感的事;和互相喜欢、信任的人建立亲密关系…… 不恐惧过去,也不焦虑未来,只需要把握现在的一切。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就能体验到更多“小确幸”,进而有动力创造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