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

王义丽
当我以接纳的心态聆听自己时,当我能够成为我自己时,我感觉自己会更有效力。换句话说,我只要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就能够有所变化,就能够超越自己现有的存在样式,从而也导致人际关系变得真实。 ——罗杰斯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赵莎莎
妻子在对丈夫说,我有点委屈,有点无助,婆婆的行为让我无力招架。 丈夫在对妻子说,我很疲惫,我渴望家的温暖,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但是事实上,“你妈是戏精”和“我妈不容易”这两句话有多大的拱火力量,懂的人都懂。 我们习惯了用错误的方式,去寻找正确的爱。因为我们总是在重复,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模式。 一个从小被要求懂事乖巧的人,拥有一个讨好的内在客体,他索取爱的方式,就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 这种讨好,隔离了真实的自己,让对方看不清他的真实需求。 一个生活在情绪暴躁家庭的人,拥有了一个受挫的内在客体,他们索爱的方式就是表达自己的不可爱之处,重复那种被嫌弃的感受。 在我们没有认清自己之前,只能任由潜意识的大手作祟,重复与父母之间痛苦又熟悉的感情。 如果一个人从小被父母接纳,被情感浇灌,他们就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并且识别对方。 就像那对因为婆媳问题争端的夫妻,如果妻子索爱的方式,不再是指责对方,而是告诉丈夫“我在这个家有点无法融入,我觉得没有人支持我,你的妈妈总是让我觉得好像做错了事情”,也许丈夫就能给到一些安慰。 如果丈夫索爱的方式,不再是冷漠和推脱,而是告诉妻子“对不起,我让你受委屈了,下次这种情况你捅我一下,我去说我妈”,也许妻子就没那么生气了。 因为我们不懂索取,不懂表达,所以只能任性地发泄。 而这种发泄,无疑是对彼此的消耗。

冯二玲
关系(或者情感)是信任的基础。世界上不存在普世唯一的客观事实,实相是互动出来的。我们相信仪器,相信他人说的话,我们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我们对他人或者是物的信任,于是我们意识到知识其实是建立在关系上的。如果我们有一些教会的朋友,我们会相信创世论,如果我们身处学术阵营,我们会倾向于接受进化论,如果我们两边都没有瓜葛,这个争议对我们就无关重要,不会干扰我们的生活,如果两边都有朋友站在两大阵营的拉扯中间往往会无所适从。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作为先贤,他确实看到了人的局限性。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这也可能就是我们说的人之常情吧。 那么知道了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对广大的老师来说,这不得了。你想让学生听你信你,你得让学生跟你亲近,正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老师讲的知识道理没用,而是我们跟孩子不亲,他不愿意听我们的不相信我们所说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如果能够培养跟学生之间这种“亲”的关系,我们的教学就会轻松许多,效果也会好许多。 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孩子会听我们的信我们的,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很浓厚的亲情的链接。如果这个链接没了或者松了之后呢,孩子就表现为不太想听信我们的。如果想让孩子跟我们亲、信任我们,家长还要继续加强这种链接,也就是要保持跟孩子之间这种良好关系的纽带。

李春娣
理性的人,生活中是不是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情绪? 这怎么可能嘛! 没有情绪的人,岂不是成了 AI ? 我发现,许多人特别容易产生这么一个误区:把「掌控情绪」跟「抑制情绪」等同起来,认为一个人掌控情绪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抑制」产生的任何情绪。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在情绪冒头的时候把它立刻「掐灭」,不让它继续生长。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说话、行动、工作、生活…… 因此,许多人锻炼情绪掌控能力的做法,就是尝试去抑制和扑灭自己的情绪: 不高兴了,要努力让自己「不要沮丧」; 生气了,要努力让自己「不要生气」; 焦虑了,要努力让自己「不要焦虑」…… 这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真正的掌控情绪,并不是强行抑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产生任何情绪,而是能够良好地接受它、包容它、对待它。 不是去抑制它们,而是去感受它们,观察它们,跟它们保持距离,然后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消散。 具体来说:我可能会担忧,可能会焦虑,可能会有压力,可能会生气,可能会烦恼,可能会失落和沮丧……这些感受都可能会产生,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 我会在脑海中跟这些感受打个招呼,说:喔,你又来了,今天来晚了呀,到后面排队去吧。 然后就不去理睬它,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用不了几分钟,这些感受就消散了。就像它们来的时候一样:突如其来地来,悄无声息地走。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