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魏孝琴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张洪霞
青少年儿童教育中,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意识到,孩子的“问题”很多是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关系,因此在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不再仅仅着眼于孩子的行为,也去反溯家长的行为,对家长提出了相应的改变需求。这种解决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当下显现出来的“问题”,是一点一滴堆积而成的,若想彻底解决,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有起伏反复,家长也会有崩溃整合,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和挑战,所以,要理解孩子的成长烦恼,也要体谅家长养育不易。
徐恒
在物质不再匮乏的现代社会 大家开始越来越偏向寻求精神慰藉 无论孩子中年人还是老人 人与人的深度连结和精神滋养都很需要 无论是社会角色还是家庭关系 都朝向精神感受情感温暖发展 所以工作顺遂家庭和睦更需要情感流动
曾莉
每一个孩子都是既爱父亲也爱母亲的,这两股力量如果因着父母的恩爱、良好互动而统合,孩子一定会健康快乐,内在和谐,开朗阳光。如果这两股力量之一缺失,或者被单亲父母恶意限制、对抗、中伤等,孩子内在就会出现撕裂的伤口,当他们无法被允许去跟父母中出走的另一方连接时,这无异于杀了孩子。 破碎家庭首先要成熟的是父母,尊重彼此曾经的陪伴,理解彼此的局限,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而不是用互相中伤、限制孩子与对方接触的方式来阻止、否定曾经的连接。 作为父母,双方应该以成熟的方式来对待前任伴侣,承认对方在自己心里有一个位置,尊重接纳本来的他,与他真正地和解。应该真诚地对孩子说:我们是大人,你是小孩,你只需要做孩子就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无论我们中间发生什么事,请你相信,我们都是爱你的,我们会在心里为你留一个孩子的位置,请你在心里为我们留一个父母的位置。
赵琳
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少吃大鱼大肉和腐败食品 最让人更容易稳定的维持在快乐之处
蒋营宜
每个家长曾经也是个孩子, 回首自己的童年, 是否也被自己的家长误解? 当我们自己被误解时, 是否也曾渴望家长跟自己道歉?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内在很深创伤的修复, 有时仅仅只需要一句: “对不起”
胡星星
我特别喜欢庄子,他的境界之大,无边…… 今天想起这段《庄子•山木》聊聊,原文是这样的: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有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 大意是:合并两船渡河,其中不载人的一艘撞过来,虽然是狭隘心肠的人也不会发怒。要是有一个人在撞过来的船上,这边船上的人就会喊他撑开或者靠拢。喊一次他没听见,再喊他还是没听见,因此就要喊第三遍了,同时肯定有粗言滥语随之出现。刚才不发怒的可现在发怒了,因为刚才是艘空船可现在是有人的。 因此看来生气与否的关键,就在于撞上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我们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情绪情感都是被动的,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时甚至仅因为别人对自己态度不好,闷闷不乐一整天,而并非任何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庄子主张人要“无情”,不让任何情感向内伤害到自己。正如他所说,一艘船撞过来,船上没人你就不生气,有人就生气,为什么我们不能练习把有人当做没人呢? 如果生活中遇到任何人都能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永远别想获得安宁和快乐。所以要学会把别人看成一艘艘“空船”,对方的无礼冒犯都当成是他的无心而为,一笑置之,我们自己才会减少很多烦恼,人生格局和胸襟也会不断扩大。 庄子所说的无情,并不是指完全没有情感,而是超越一般的情绪。如果我们总是纠结拘泥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我们与那些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不要用别人的过错折磨自己,就像庄子总结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原谅他人,也放过自己,今天那位小姐姐慢慢去体会吧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