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终有一天,我们会了悟到: 喜欢即厌恶,厌恶即喜欢; 开心

单君
终有一天,我们会了悟到: 喜欢即厌恶,厌恶即喜欢; 开心即悲伤,悲伤即开心; 执着即放下,放下即执着; 美丽即丑陋,丑陋即美丽; 贪婪即慷慨,慷慨即贪婪; 享受即忍受,忍受即享受; 痛苦即喜悦,喜悦即痛苦; …… 凡此种种,我们所定义的好与坏、善与恶、追求与逃避,不过是我们来这世间体验的一场“二元对立”游戏罢了。这个世间,设定好的各种规则、标准、概念等等,无非是让我们能够“活”得有意思一点,让我们尽量避免体验对“死”的恐惧。所以,直面我们终将“死”去的这一个事实,是反本能,反这个世间的游戏规则的。然而,我们参悟到“生即是死,死即是生”时,我们就超越了本能,超越了这世间的游戏规则,我们此时拥有的就是“上帝视角”。 也许有人在前世已经了悟,也许有人今生开始了悟,也许有人来世才能了悟。 总之,我们终将了悟,然后可以畅快淋漓的体验这世间所有的二元对立的感受,并不再被这个感受所控制。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开悟后的自在境界。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和钰蓉
最近某香港名媛蔡某被前夫全家残忍谋杀的事件里隐藏着一种极其隐秘的反常识心理——受助者恶意。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也早在其小说《恶意》中如此诠释过,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那么的善良,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我就是要恨你,我恨你无尽有了光明的前途。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把我的恨一并给到你,全都用来恨你,而这就是受助者恶意。 在这起案件中,前夫即使在离婚后,全家也都还一直接受着这位蔡某提供的豪宅与生活费。同时,蔡某也嫁给了一个富豪老公,现在混的风生水起。然而,当蔡某想要卖掉豪宅,并给他们提供另一个住处的时候,前夫一家却想获得更多的财产,于是便萌生了恶意。 我们总以为,越是去帮助一个人,对方就会越感激你。但事实是,当一个人接受了你过多的帮助,又不用给予任何回报时,在他潜意识层面,除了感激,还会激发出一种完全相反,但不易觉察的情感,那就是恨你。因为过度的不对等的恩情。会让他觉得自己还不起,从而产生强烈的愧疚感,并让他看见了自己的无能与卑微。而人的本性是渴望平等与优越感的,于是为了防御那无法消解的愧疚与不平等,并将其扭曲成了嫉妒与仇恨,并迁怒于你。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扶贫式关系与下嫁的婚姻,到了后期戾气会很重,结局往往也都不太好。因为你的扶贫不止是金钱地位,而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与精神层次上的不对等,所以任何关系都要平等,且双向奔赴,帮助别人也要恰到好处,而且一定要回报是的。没错,一定要有对应的回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什么都没有,那就出主意,出时间出陪伴,总之要让关系平衡,否则在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你会明里暗里贬低他无能弱小,而他的内心也会扭曲成白眼狼。 最后,根据案件调查前夫一家子都有前科,难道之前就真的没发现任何端倪?没有任何机会斩断孽缘吗?所以,请不要对恶魔的血脉抱有任何幻想,无论是交友还是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远离与自己磁场不合的人,远离那些给你带来消耗的人,无论是金钱的,还是精神的,断绝恶缘,扔掉垃圾才能腾出手来接受礼物。

张红瑜
第一:表达喜悦、反映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处于此阶段时,如果孩子做成了一些事情,我们要表现出喜悦,也可以反映出孩子的情绪,这样有助于维护孩子的好奇心,能够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例如:哇,我有看到你对于自己能够做到感到很开心! 第二:鼓励孩子的努力 孩子说你看我是最厉害的人,我做到了。虽然我们不一定赞同孩子认为自己「最大、最快、最好」的说法,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 例如:我有看到你努力地尝试然后成功了。 第三:鼓励孩子的进步 鼓励孩子的进步,才有助于增加他表现的动机。例如:我有看到你越做越好了喔!我有看到你真的越跳越高了呢! 鼓励孩子的努力与进步,会比鼓励孩子的天赋还要好,原因是当我们鼓励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才会让孩子把焦点放在他的努力上,而非他拥有的天赋,当孩子把焦点放在自己的天赋上时,当他失败时,会危及他的自尊,他可能会思考的是:「难道我没有这个天赋吗?」 当这样思考时,就会很容易放弃,因为会深怕自己继续尝试或是挑战可能会面临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初高中阶段,会出现很多那种孩子,成天带着一个幻想是「只要我付出努力就可以考到好成绩」,但你又看他没有付出实践。因为比起得到好成绩会让他快乐,失败对于自尊的打击是更痛苦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